它不是一个标准的几何图形,它的线条因为血肉的灼烧而扭曲,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充满了痛苦与偶然的“错误”。
然而,就是这个“错误”的印记,却“定义”了,一个全新的“身份”(流放者),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规则”(流放法),并引发了一个全新的“故事线”(第三方势力)。
一个“不完美”的“偶然”的行为,非但没有增加宇宙的熵,反而,创造出了全新的“信息”与“秩序”。
这……不符合她所接受到的那个“终极哲学”。
在那个“一切皆是循环”的宇宙模型里,从未出现过这样……这样“有趣”的变量。
涟漪那空洞的眼睛里,闪过了“思考者”的困惑光芒。
她缓缓地,伸出那只小小的纤细爪子,犹豫地,触碰了一下那块树皮上,那个滚烫的“烙印”。
在触碰的瞬间,一股不属于悲伤星河的,混杂着“创造”、“规则”与“戏剧性”的信息流,涌入了她的脑海。
她看到了高士奇是如何利用天平,引导断牙做出判决。
她看到了这个“流放法”的诞生,是如何为这个世界,带来了更复杂的,充满了可能性的未来。
她明白了。
高士奇所创造的“法律”,其目的,不是为了达到某种“至高的正义”或者“永恒的稳定”。
它的目的,是为了让“故事”本身,变得更精彩。
这是一种……“艺术的立法”。
一种她从未见过的,将“实用主义”与“浪漫主义”疯狂地结合在一起的世界观!
她那因为思考“终极意义”而陷入死循环的大脑,被这个充满了“过程之美”的逻辑,狠狠地,冲击了!
她缓缓地抬起头,看向高士奇。
她那双眼睛里,潭水般的死寂正在退去,换成更深邃的,带着“学者”的严谨与“祭司”的虔诚的光芒。
她不再是那个,试图为部落寻找“最优解”的立法者。
她也不再是那个洞悉一切,从而无所作为的哲学家。
她接过了那块“烙印与流放”之章,用近乎朝圣的姿态,将其与之前那块“遗产的呼唤”之章,并排放在了一起。
然后,她对着高士奇,郑重地深深地,鞠了一躬。
她找到了自己全新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