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为所里解决一大难题

“刚才那是孙翻译,他那人就那样,仗着自己资历老,对谁都爱搭不理的,你别往心里去。”

江苡菲只是淡淡一笑,并未接话评论同事。李巧芸见她宠辱不惊,心里更是佩服,介绍得也更加卖力。

她详细说明了食堂、图书馆、开水房的位置,最后将一串钥匙交到江苡菲手中:

“江老师,这是您的办公桌和资料柜钥匙。王主任特意交代了,您和组里的专家一样,拥有借阅机密级以下资料的权限。”

办完手续回到小组会议室时,已是下午。江苡菲发现自己的座位被安排在了靠窗的明亮处,与陈组长相邻。而孙启民的座位,则在靠近门口的另一端。

她刚坐下,陈组长便拿着一本厚厚的德文期刊走了过来,态度比上午亲切了许多:

“小江啊,你来得正好。这是最新一期的《德国应用化学》,里面有几篇关于高分子合成的文章,对我们目前的项目很有启发。你看看,能不能先把摘要部分提炼出来?”

“好的,陈组长。”江苡菲接过期刊,没有任何推辞。

整个下午,她都沉浸在那本专业期刊里。期间,组里那位负责俄语翻译、名叫周伟的年轻同志过来请教了一个关于内燃机术语的问题。

江苡菲稍加思索,便给出了精准的译法,还顺手指出了原文中一处前后不一致的数据。

周伟先是愕然,随即恍然大悟,连连道谢,看向江苡菲的眼神充满了敬佩。

这一切,都被看似在埋头工作,实则一直用余光关注着这边的孙启民看在眼里。

他内心的震动越来越大。如果说上午指出德文排版错误还有一丝运气的成分。

那下午她展现出的跨学科知识储备和敏锐,已经完全证明这个首席翻译分析师确实有些真本事。

临近下班时,王主任再次来到小组会议室,脸上带着压抑不住的喜色,“小江,你上午修正数据的那份报告,刚才专家组已经评审通过了!

“他们高度评价了这份译稿的专业性和准确性,为我们争取了至少半个月的时间,你立了大功了!”

会议室里响起了稀稀落落但真诚的掌声,周伟拍得最为用力。连陈组长也笑着点了点头。

孙启民嘴唇动了动,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低下了头。

小主,

下班铃声响起,江苡菲仔细地收拾好桌面,将未看完的期刊和资料锁进抽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