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大嫂脸色稍霁,心里还是嘀咕:你那份才几条?哪比得上国庆自己去挣来的多?不过面上总算不那么难看了。
谢思甜转头又看向谢三嫂,想到她心心念念的娘家,语气不自觉带上了教训的口吻。
“三嫂,你也别总把娘家挂嘴边。俗话说了,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既然进了谢家门,心思就该多在咱们谢家,总想着贴补娘家,算怎么回事?”
这话可戳了谢三嫂的肺管子,她“腾”地站起来,脸憋得通红。
“谢思甜,你管天管地还管我孝顺爹娘?我爹娘生我养我,我惦记他们怎么了?
“轮得到你个小姑子指手画脚?有本事你以后也别孝顺你爸妈啊。”
她越说越气,“再说了,今天要不是你拦着守林,他能错过这好事?分不到鱼,说到底都怪你,你还有脸说我。”
正吵得不可开交,谢母掀帘子走了进来,刚好听见谢三嫂最后那句,“都怪你”。
她立刻拉下脸,护犊子心切,“吵吵什么,一点鱼虾就值得你们这么闹腾?”
她瞪了谢三嫂一眼,“行了行了,老三家的你也别委屈了,到时候匀两条鱼给你,你拿回娘家去。”
“都是一家人,别为这点东西闹得脸红脖子粗,让人笑话没见过世面似的。”
她话里话外,把责任都推给了媳妇们的“斤斤计较”和“没见过世面”,全然不提女儿对嫂子的指责有什么不对。
谢三嫂一听能拿到鱼,脸色瞬间阴转晴,喜笑颜开,“哎,谢谢妈,还是妈疼我们。” 能拿鱼回娘家,被说两句也值了。
谢大嫂在旁边看着,心里酸溜溜的,忍不住阴阳怪气。
“哟,妈,你对老三两口子可真是贴心贴肺啊,连他老丈人家都惦记上了。我们家国庆怕不是你从垃圾堆里捡回来的吧?”
谢母被大儿媳刺了一下,脸上有点挂不住,但为了显示“公平”。
只好板着脸道,“行啦,少在那酸言酸语的,到时候我会跟东升说说让他均两条鱼给你。”
“你妈我啥时候偏过心?还不是你们一个个的,总觉得我这碗水端不平,成天就知道埋怨。”
谢大嫂和谢三嫂各自得了好处,被婆婆数落了几句,目的达到,也懒得再争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