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听完,脸上露出赞许之色:“孔明临机决断,迅速抽身,做得对。庞士元其人,确有急智,亦不乏狠辣手段。你若迟疑,恐生不测矣。”
他顿了顿,又道:“主公前日亦有密信至,对孔明安危极为关切,催促尽快召回。如今你平安归来,主公可安心矣。”
诸葛亮心中微动,刘骏远在河北,竟如此牵挂他的安危?这份重视,让他心头泛起一丝暖意。
“蒙君侯厚爱,亮感佩于心。”诸葛亮拱手,“只是,亮擅自归来,联合刘表之事,需另选贤能接洽。”
贾诩摆摆手:“无妨。刘表既已应允,又有刘玄德主动请缨,出兵之事,已成定局。后续细节,吾自安排其他使者对接。孔明此行,已圆满完成任务。”
他话锋一转,看着诸葛亮笑问:“倒是孔明,经此一事,于天下英雄,于自身前路,可有新的考量?”
诸葛亮何等聪明,立刻明白贾诩是在询问他经过刘备招揽后的最终心意。
他神色一正,肃然道:“亮之心志,离荆之前已然明晰。天下可辅之主,非刘镇国莫属。此番归来,便是欲正式拜见主公,陈明心迹。只是君侯尚在河北……”
贾诩微微一笑:“孔明既有此心,何须等待主公归来?淮安政务繁多,文教、民政、乃至部分军务协调,正需大才统筹。主公临行前曾有言,孔明归来,愿担重任,淮安诸事,可尽托付之。”
诸葛亮闻言,心中震动。这是何等信任!他客居于此,尚未正式拜主,刘骏竟敢将后方根基托付?
他深吸一口气,离席起身,对着北方深深一揖:“君侯信重如此,亮,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愿暂领淮安事务,竭尽心力,以待君侯凯旋!”
从这一刻起,诸葛亮虽未正式认主,但已实质上将自己视为刘骏的臣属,开始全面介入徐州的核心政务。
不久后,远在冀州的刘骏收到贾诩加急送来的密信,得知诸葛亮已安全返回淮安,并开始主持后方事务,心中一块大石终于安稳落地。
读罢书信,刘骏心情大好,哈哈大笑:“好!好!孔明无恙,且已心向我处,大事定矣!”
一旁的许攸拱手笑道:“恭喜主公得此大贤,今如虎添翼矣。”
沮授却提醒道:“主公,刘表虽答应出兵攻打曹操,却仍需时日,河北局势依旧严峻。”
他顿了顿,凝声道:“曹操根基深厚,待他整合新占之地,腾出手来,必是雷霆一击,我军需早做打算才是。”
刘骏点头:“公与所言极是。曹操在整编降卒,消化新得之地。我等也不能闲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