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法的精神

张苍开口,声音依旧沙哑,却仿佛注入了一种奇异的力量,带着一种超越肉体痛苦的平静,“下吏方才所论,多涉程序、证据、律条之精准。然,律法之根本,绝非仅止于此。”

他微微停顿,让话语在寂静的殿中沉淀。

“律法,非仅是惩恶之鞭,更是扬善之尺,指引之灯!”他的声音逐渐高昂,带着一种宣讲般的感染力,“其设立,旨在定分止争,使万民知所行止,使官吏有所依循。其核心,在于‘公平’与‘公正’!”

“公平,意味着不偏不倚,不因身份尊卑而有所倾斜!《商君书·赏刑》有言:‘所谓壹刑者,刑无等级,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 此乃先贤之理想,亦当是我大秦律法追求之境界!”

他直接引用了商鞅“刑无等级”的理念,这在此刻等级森严的秦帝国,无疑是一种大胆的重申和呼唤!

“公正,意味着裁断需依凭确凿证据与明确律条,而非主观好恶或权势影响!《韩非子·有度》云:‘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 此‘法不阿贵’之精神,正是确保律法威严不受侵蚀之基石!”

“法不阿贵”!

这四个字,如同惊雷,再次震动着在场所有人的心弦!

尤其是在这帝王亲临、公卿满座的殿堂之上,此言无异于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

不少官员脸色微变,尤其是那些出身高贵或与权贵有牵连者,眼神中流露出不自在。

博士周青臣更是捻须的手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深思。

张苍不顾众人反应,继续他的论述,他的眼神越来越亮,仿佛有火焰在其中燃烧:

“律法之威,不仅在于其严苛,更在于其公信!若律法能如巍巍高山,稳固不移,如皓皓明月,清辉普照,使善者得庇,恶者得惩,使贵者不敢逾矩,贱者得申其冤,则天下何愁不定?民心何愁不附?”

“反之,若律法可随意解释,程序可任意变通,今日因权势而枉法,明日因私情而废公,则律法之公信力必将崩塌!届时,纵有严刑峻法,亦只能令人恐惧,而不能使人心服!恐惧滋生怨恨,怨恨积累,则如地火奔涌,终有喷发之日,动摇国本!”

他将律法的公正性与国家长治久安直接挂钩,论述提升到了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

“因此,下吏坚持程序,苛求证据,非是为一己之私利,亦非是故意刁难上官!”他的声音带着一种殉道者般的赤诚,“下吏所为,正是要维护这‘公平’与‘公正’之法之精神!维护这‘刑无等级’、‘法不阿贵’之法治理想!唯有如此,陛下所立之万世基业,方能如同这殿宇基石,坚不可摧!”

他不再引用具体的律法条文,而是畅谈法的精神、法治的理想,描绘了一幅建立在公平公正基础上的法治帝国蓝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番论述,超越了技术细节,直指核心价值,充满了理想主义的光辉,却又与现实紧密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