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军营点兵,初遇王离

“风!风!风!大风!” 五万人齐声怒吼,声浪直冲云霄,仿佛要将天穹都撕裂开来!

这股磅礴的气势,远比之前在咸阳城外五千人的呼喊要震撼得多,连张苍都感到心神微震,墨荆更是下意识地摸了摸耳朵,低声嘀咕:“好家伙,这分贝……都快赶上我的震天雷了。”

就在这肃杀雄壮的氛围中,一队略显“异类”的人马,从营寨另一侧开了过来,在点将台侧前方停下。

为首者,是一名年轻的小将。

他身披一套做工精良的将军铠,但与章邯麾下中央军制式铠甲略有不同,细节处更显繁复,肩甲处雕刻着兽头纹饰,显示出其不凡的出身。

他骑乘一匹枣红马,身形魁梧,面容英挺,眉宇间带着一股尚未经过太多世事磨砺的锐气与……近乎天生的傲气。

他身后跟随的兵卒,约莫万人,装备虽也算整齐,但精气神与章邯麾下的百战老兵相比,则显得杂驳不少。

他们眼神中少了那份纯粹的杀伐之气,多了几分桀骜、麻木,甚至是一丝不易察觉的惶恐。

这便是由骊山刑徒、奴役之子以及部分招募的轻侠组成的刑徒军。

那年轻小将利落地翻身下马,大步走到点将台前,对着台上的章邯抱拳行礼,动作标准,带着军人特有的干脆,但声音却透着一股难以掩饰的矜持与自傲:

“末将王离,奉陛下诏令,率骊山营一万两千将士,前来听候章将军调遣!”

他微微抬头,目光与章邯对视,虽口称“听调”,但那眼神深处,却仿佛燃烧着一簇不服输的火焰。

“望将军此番东征,能旗开得胜,扬我大秦军威,”

他话语微顿,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挑衅,“也莫要堕了我祖父武成侯当年平定六国、横扫天下的威名才是!”

此言一出,点将台周围的一些章邯旧部将领,眉头都不由得微微皱起。

这话听着是预祝胜利,实则是在用其祖父王翦的功绩来给自己撑场面,隐隐有与主将章邯别苗头之意。

章邯面色不变,深邃的目光落在王离年轻而充满锐气的脸上,既无被冒犯的愠怒,也无刻意逢迎的客套,只有一种历经战阵、统御千军的沉稳与平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自带一股威严,清晰地压过了场间细微的骚动:“王将军勇武之名,邯在咸阳亦有耳闻。武成侯当年之功业,确是我辈军人楷模。”

他话锋随即一转,目光扫过王离身后那些气质杂驳的刑徒军,语气加重了几分:“然,此战非同小可。贼势浩大,更兼诡谲异术,非逞一人之勇可定。需全军上下,同心同德,令行禁止!望王将军谨记,军中唯有军法,无分出身过往。凡我将士,皆需上下用命,方能克敌制胜!”

这番话,既肯定了王离的将门之后身份,又明确点出了他麾下军队的现状,更强调了军法至上、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可谓不卑不亢,敲打得恰到好处。

王离眼神闪烁了一下,嘴唇微动,似乎还想说些什么,但终究在章邯那沉静如水的目光注视下,将话咽了回去,再次抱拳,声音略微低沉了些:“末将……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