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造势,是第一波攻势!
数以百计的宣讲队被组织起来,成员包括法吏、士子、甚至还有经过培训、识文断字的普通士兵。
他们拿着由墨家工坊连夜赶印、用大白话写就的《新政十二条解读》,深入三郡的每一个县、每一个乡、每一个亭!
在颍川郡的一个集市上,一名年轻士子站在高处,挥舞着手中的纸张,声音洪亮:
“乡亲们!看清楚喽!《均田令》!不是抢你们的地,是给你们分地!把那些被豪强霸占、荒着不种的好地,清丈出来,分给没地、少地的乡亲们种!头三年,赋税减半!”
“《裁撤淫祀令》!不是不让大家信神,是不让那些假借神名、骗钱骗粮的野神害人!从今往后,不用交祭捐!生病了,找官府的医官!想增产,用墨家官坊的新式犁!”
“陛下说了,谁敢拦着大家过好日子,就是谋逆!是要杀头,要灭族的!”
质朴的语言,直白的利益,配合着“谋逆”大罪的威慑,如同春风混着惊雷,迅速席卷乡野。
同时,一批批高大的木榜被竖立在各县、乡的要道口。
上面不仅刻着《新政十二条》的原文,还有更详细的解释和奖惩条款。
识字的人大声念诵,不识字的人围拢倾听,指指点点,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
而在陈县以及颍川郡几个已被章邯军队完全控制的县城,真正的核心行动——清丈田亩、登记人口,已经雷厉风行地展开。
一队队由法吏、精通算术的士子、以及章邯派出的少量兵士组成的清丈队,拿着标准的丈量工具,开始进入田间地头。
“从这里,到那棵老槐树,拉直绳!”
“记录!上等田,三亩七分!”
“核对户主,登记在册!家中几口?丁男几人?丁女几人?”
清丈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在陈县周边的一个乡,清丈队遇到了一户据说是某位朝中大夫远亲的地主。
家主带着几十个家奴,堵在田埂上,色厉内荏地叫嚷:
“我看谁敢量我家的地!我家族兄在咸阳为官!这地是祖上传下来的,凭什么让你们重新量?谁知道你们安得什么心!”
带队的老法吏面色不变,上前一步,亮出盖着“新政推行司”大印的公文,声音冷硬:“奉陛下诏令,东巡御史张苍大人钧旨,清丈天下田亩!抗命者,以谋逆论处!你是要现在配合清丈,还是等章邯将军的‘破阵营’来帮你量?”
听到“章邯”和“破阵营”的名字,再看看法吏身后那些眼神冷漠、手按刀柄的秦军士卒,那地主的气焰顿时矮了半截,脸色变幻不定,最终悻悻地让开了道路。家奴们更是噤若寒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