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老熟人吴越

说起吴越的经历,在警界也算一段“传奇”。

他出身于德州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父亲是机械厂的老师傅,母亲是社区网格员。

二十二岁从省警校毕业时,学校推荐他去市局机关做行政工作,那是多少人挤破头都想要的“安稳岗位”,他却想都没想就拒绝了,背着铺盖卷一头扎进了最基层的东风路派出所当片警。

那三年,他每天骑着一辆半旧的电动车穿梭在街头巷尾,早上帮早点摊搬桌椅,中午跟杂货店老板唠家常,晚上在夜市里帮摊贩调解纠纷,跟小贩、店主、老街坊打成一片,练就了一身“察言观色”的本事。

辖区里不管谁家的狗丢了、哪家的孩子逃学了,甚至是两口子吵架拌嘴,只要找他,准能第一时间找到线索解决问题。

所里的老民警都说:“小吴这小子,天生就是吃警察这碗饭的。”

二十五岁那年,市局组建卧底小组打击一个盘踞多年的涉黑团伙,因案情复杂,需要一个“接地气”又能沉得住气的警察打入内部。

吴越因外形粗犷、性格沉稳,还跟辖区里的三教九流都熟络,成了最佳人选。

他化名“阿越”,故意犯了点“小错”被派出所“开除”,然后靠着之前积累的“人脉”,一步步打入了黑恶势力内部。

那七年,他白天跟着团伙“收保护费”“看场子”,装出一副凶狠跋扈的样子,对老大言听计从,甚至为了“表忠心”,跟敌对帮派打了好几次架。

晚上回到临时住处,他要偷偷整理情报,用加密手机发给联络员,还要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生怕哪天暴露身份,连个收尸的人都没有。

他身上的痞气就是那时候练出来的,不是装的,而是在日复一日的伪装中,刻进骨子里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