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盐漕重镇:扬州的黄金时代

朱及第将画面切换到一幅明代运河全息图,声音带着赞叹:老铁们,今天咱们来聊聊扬州。这座位于长江与运河交汇处的城市,在大明经济版图上可是个超级明星!

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指着地图分析:扬州地处江淮平原,北接淮河,南临长江,大运河穿城而过。这个地理位置,注定了它要成为帝国的经济命脉。

说到扬州的崛起,就不得不提大明独创的开中法。朱及第调出相关史料,这个制度简单来说,就是让商人运粮到边防军区,换取盐引,再到扬州这样的盐场取盐销售。

叶赫那拉大贝勒补充道:这一招简直绝了!既解决了边防军粮问题,又激活了盐业经济。扬州作为两淮盐运中心,自然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直播间里立刻热闹起来:

网友【熬夜冠军】:这不就是古代的军民融合吗?太有智慧了!

网友【一颗仙人掌】:原来盐商是这么发家致富的。

网友【午后红茶】:感觉扬州就像现在的深圳,政策红利吃满。

碳水教父好奇地问:那后来开中法废了,扬州岂不是要衰落了?

恰恰相反!朱及第笑道,虽然开中法在嘉靖年间逐渐废止,但扬州的盐商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他们转而通过捐输、报效等方式,继续垄断着盐业贸易。

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补充:到了万历年间,扬州盐商每年上缴的盐税就超过百万两,占全国盐税收入的三分之一。可以说,扬州养活了小半个大明财政。

画面切换到扬州码头的繁忙景象。叶赫那拉大贝勒继续解说:除了盐业,扬州还是漕运的重要节点。每年四百万石漕粮要从这里转运北上,成千上万的漕船在这里停靠补给。

朱及第感叹:当时的扬州码头,天南地北的货物堆积如山,各地的商贾云集。说它是大明的物流中心,一点都不为过。

直播间的观众们纷纷感叹:

网友【夜猫子】:这简直就是明朝的上海啊!

网友【吃瓜群众】:难怪史可法要死守扬州,这地方太重要了。

网友【路人甲】:感觉扬州就是大明经济的晴雨表。

网友【喵星人】:这么繁华的城市,要是被战火毁了就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