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杨玥在审阅一份关于某个偏远星系矿产产量的常规报告时,脑海中会突兀地闪过一个画面——该星系的运输航道将会因罕见的星际尘埃暴而中断三周。
她将信将疑地以“直觉预警”为由,下令提前调配备用航线资源
结果,一周后,那份她“预感”到的星际尘埃暴如期而至,由于准备充分,帝国至关重要的灵能矿物供应链几乎没有受到影响。
接着是更为重大的事件,比如帝国开拓军团将会在某场至关重要的边境战役中,因指挥官急于立功而冒进,落入敌方精心布置的引力陷阱,导致整整三个主力舰队全军覆没。
…………
所有预测,最后皆是应验。
然而,直到此时,她们依旧对此事持有一些保留意见,毕竟,若是数据模型足够完善,或许也能通过海量信息推算出这些 “预测”—— 星际尘埃暴的形成有其气候规律,开拓军指挥官的冒进性格在过往战报中早有体现,这些似乎都能用 “科学推演” 来解释,未必是枢纽的 “超自然启示”。
直到“枢纽”将一份远超人类文明的技术资料以“意识烙印” 的形式直接传入她们的脑海,才彻底打消了她们心中的疑虑。
“枢纽”给的技术实在是太超前了,若说彼时的人类文明还是在黑暗中摸索火焰的原始人,那么“枢纽”给予的,便是足以点亮恒星的能量公式。那是一种基于灵能本质、对宇宙弦进行微观操控的终极理论,其精妙与深邃,完全超越了人类科学的所有框架,甚至颠覆了她们对物理法则的基本认知。
仅凭这些技术资料她们就知道,若对方真有什么阴谋诡计,根本就不需要如此大费周章。
她们当时的脑中的第一个想法便是用这些技术来维持陈煜的统治,拯救岌岌可危的人类文明。
然而,这个念头刚起,“枢纽”便对她们严厉警告。
告诉她们如果她们真这么做了,不仅陈煜将失去“成神”的机会,人类文明也会加速灭亡。
最后,在权衡利弊后,她们便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同意了“枢纽”的安排。
在“枢纽”的指引下,3年后,她们乘坐着“枢纽”提供的技术秘密建造的、远超当时帝国科技水平的星舰,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帝都,来到如今的“烬灭之域”,并通过技术手段在这充斥毁灭与狂暴能量的星域深处,改造出一颗适合人类生活的星球。
这颗星球,被她们命名为“守望”。
在“守望”星上,她们一呆就是5800多年,期间从未与外界有过任何联系。
直到100年前,“枢纽”告诉她们天煜帝国已经崩溃,让她们去浩宇星系接林乐乐等人,她们才第一次离开“烬灭之域”,在浩宇星系给陈煜留下提示后,便带着林乐乐等人再次回到了“守望”星。
不过在这之后,“枢纽”对她们的限制也少了许多。
甚至对这一切毫不知情的林乐乐还在“守望”星上建了几个军工厂,生产其一些天煜帝国时期的高级武器装备,每隔一段时间,她便会将生产出来的武器拉到外面低价卖给黑市,确保这些武器装备能够流入那些反对“星煜帝国”的势力手中。
按照林乐乐的话说,让那些反对势力替她给星煜帝国制造麻烦,既节省人手又能持续削弱对方,这就叫“代理人战争”。
对此,柳梦涵等人也是有些无语,不过为了安抚住林乐乐,也为了不破坏“枢纽”的整体安排,她们选择了默许,甚至偶尔还会为她提供一些“微不足道”的技术支持,让她的“代理人战争”玩得更顺畅些,免得她整出一些什么幺蛾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