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留守在“观测前哨-第七”的“启明星”号上,苏婉带领的团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进展。
在持续分析前哨站数据库时,他们发现了一段被多次覆盖、几乎被彻底删除的加密日志。通过“守望者7号”远程传输过来的、从“起源方舟”获得的部分高阶解密协议,他们成功恢复了部分内容。
日志的记录者,似乎是前哨站的最后一任值守AI,时间大约在干扰出现后不久:
日志片段1:“……检测到未知来源的广域通讯压制……协议分析……非‘熵增阴影’(终末回响)模式……标记为‘隐匿观察者’……”
日志片段2:“……尝试多种频段突破……均失败……‘观察者’科技水平评估:极高,疑似上古‘仲裁者’遗产或同级……”
日志片段3(最关键):“……基于长期观测,‘观察者’行为模式分析……非主动攻击性,倾向隔离与监控……其核心逻辑可能基于某种……‘文明筛选’或‘威胁管控’协议……”
“仲裁者”?“文明筛选”?
这些陌生的词汇带来了新的信息维度。这个“观察者”可能并非单纯的敌人,而是一个遵循着某种古老、冷酷规则的“管理员”?
另一方面,在严格隔离的实验舱内,那株从“起源方舟”带来的蓝色水晶蕨类植物,在模拟红矮星光谱和微弱地热的环境下,竟然成功激活了!它开始缓慢地生长,并且其水晶般的叶片,开始散发出一种稳定而温和的能量场——它真的在将光能和地热能,转化为一种易于收集的、纯净的生物电能!
“成功了!”一个年轻的研究员激动地喊道,“虽然功率很低,但这证明这条路是可行的!如果能大规模培育,我们或许能建立一种可持续的、基于生物技术的能源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