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魏风等人努力适应内部环境剧变的同时,在希望要塞最深层,那片由“林渊之芽”根系构筑的、时间与空间都趋于凝滞的静谧核心中,发生着无人察觉的微妙变化。
林渊的意识,依旧沉沦于那片破碎的记忆与规则乱流深处,如同坠入无光深海。但在绝对的寂静与黑暗中,开始有一些极其微弱的、非逻辑的“涟漪”荡漾开来。
那不是声音,不是图像,也不是任何已知的信息传递方式。它更像是一种纯粹意向的泄露,是沉睡主体在无意识状态下,对自身状态与外部环境的本能“低语”。
这些“低语”无法被常规仪器捕捉,甚至无法被清醒的意识所理解。但它们确实存在着,如同深海底层不可见的暗流,悄然影响着依赖其生存的“生态系统”。
首先察觉到异常的,是那些与“林渊之芽”联系最紧密的个体。
正在实验室尝试与一处新生的“荆棘丛”建立初步能量沟通的苏婉,动作猛地一顿。她并没有听到或看到什么,但就在那一瞬间,一股难以言喻的、混杂着亘古沉寂的悲伤与新芽破土般的坚韧的复杂“感觉”,毫无征兆地掠过她的心头,让她鼻尖微微一酸,几乎要落下泪来。这感觉来得快,去得也快,仿佛只是她的错觉。
几乎在同一时间,正在重力室进行极限训练的魏风,在挥出凝聚了全身力量的一拳时,意识深处似乎捕捉到了一丝极其短暂的、如同星辰诞生与寂灭般宏大而冰冷的“意象”。这意象与他狂暴的攻击动作形成了荒谬的对比,让他气血微微一滞,动作出现了刹那的凝顿。
“怎么回事?”他收拳而立,眉头紧锁,环顾四周,重力室一切如常。但那转瞬即逝的感觉,却无比真实。
就连远在观测站,密切关注着逻辑之门动态的艾米丽,也恍惚了一瞬。她仿佛“感觉”到脚下这座冰冷的金属造物,在那一刻,传递来一丝微不可察的、如同母体保护幼崽般的温柔与决绝。这感觉让她对屏幕上那遥远而神秘的门扉,少了一丝纯粹的学术好奇,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共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些零星散落的、无法复现的“瞬间感受”,并未引起大规模的警觉,只被当事人当作高强度压力下的精神波动。但它们的存在,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几颗石子,预示着湖底深处那沉睡的存在,其无意识的波澜,已经开始能够触及水面之上的世界。
基于对“荆棘丛”共生性质的新认知,魏风调整了策略。他下令成立专门的“生态协调小组”,由苏婉主导,成员包括生物学家、能量系统工程师以及心理学专家(用于分析可能存在的集体潜意识影响)。他们的任务不是对抗,而是理解、引导与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