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要塞如同一枚被投入激流的石子,在归墟与虫群掀起的巨大漩涡中,努力维持着自身的轨迹。魏风的决策,为这艘承载着文明火种的方舟,划定了两条并行的航线:一是加固自身,直面迫近的风暴;二是派出信使,探寻渺茫的远方。双线并进,是魄力,亦是无奈下的豪赌。
资源与精力的分配,成为了首要难题。希望要塞的体量,尚不足以支撑两场全力以赴的远征。
在荆棘王庭的战略会议上,争论不可避免。
“指挥官,我理解探寻后备出路的重要性,”负责防御升级的陈海首先发言,粗糙的手指敲着桌面,语气急切,“但眼下,归墟和虫群对逻辑之门的渗透日新月异,谁也不知道那层窗户纸什么时候会被捅破!我们必须集中所有资源,优先确保要塞的防御和反击能力!把人员和物资分去搞什么深空探索,太冒险了!”
他的担忧务实而直接,代表了要塞内大部分军事和工程人员的想法。眼前的威胁,实实在在。
苏婉则站在了更长远的角度,她调出了一系列数据模型:“陈工,我理解你的担忧。但我们的推演显示,无论我们如何强化防御,一旦归墟或虫群任何一方成功掌控逻辑之门,或者仅仅是打破了目前的平衡,其所带来的力量层级跃迁,都将轻易碾压我们现有的任何防御手段。届时,希望要塞将成为一座孤岛,陷落只是时间问题。这个远古坐标,是目前变量中唯一的‘未知数’,它可能毫无价值,也可能……是打破这个死局的关键。”
艾米丽补充道,她的目光聚焦于技术细节:“而且,探索行动本身未必需要抽调核心防御资源。我们可以改造一艘小型高速侦察舰,‘星火号’就很适合。利用我们从根系记忆中解析出的部分生物导航和能量优化技术,可以提升其航速和隐蔽性。这次探索,本身也是对新技术的一次极限测试。”
魏风静静地听着双方的陈述,没有立刻表态。他通过王庭,感受着要塞内部两种不同的“情绪”:一种是基于生存本能的紧迫与焦虑,主要集中在防御节点和武器平台;另一种,则是一种更加隐晦的、源自林渊之芽本源的、对“未知”与“延续”的微弱好奇与支持,仿佛那古老的意识,也对那个来自过去的坐标产生了某种难以言喻的共鸣。
“不必争论了。”魏风终于开口,声音不容置疑,“两条线,并行。陈工,防御升级计划照常进行,优先级和资源配给维持原状。苏婉,艾米丽,从我的直属研究团队和侦察部队中,抽调一支精干小组,规模控制在二十人以内。利用库存的非核心物资,对‘星火号’进行必要改装。探索计划代号:‘溯源’。”
他做出了决断。不放弃任何希望,但明确主次。防御是生存的基石,探索是文明的延伸。
“溯源”计划的准备工作迅速而低调地展开。被选中的成员都是各方面的精英,且自愿签署了风险协议,他们清楚这很可能是一条不归路。
“星火号”的改造在高度保密的船坞中进行。工程师们小心翼翼地在其外壳上嫁接了一些活性较低的荆棘纤维,这些纤维与舰船的能量核心相连,可以在特定情况下,形成一个微弱但有效的生物拟态场,帮助飞船在复杂能量环境中隐藏自身。
最重要的改造在于导航和动力系统。艾米丽团队将解析出的远古坐标数据,与一段关于“星光感应”的根系记忆碎片相结合,设计了一种独特的生物共鸣导航仪。它不像传统仪器依赖星图,而是通过调整自身能量频率,去“聆听”和锁定那个坐标散发出的、跨越时空的微弱“存在回波”。
苏婉则将为数不多的、从“定向滋养”中反馈得到的、关于超空间航行的模糊记忆——一些关于如何利用宇宙膜褶皱进行短距“滑行”的意象——转化为数学模型,优化了“星火号”的跃迁引擎参数,理论上可以缩短约15%的航行时间。
与此同时,在荆棘王庭,魏风进行着一次前所未有的尝试。他并非要直接与远航队伍保持实时联系(那在技术上不可能且极易暴露),而是想要建立一种更深层次的、基于“契约”的单向心灵信标。
他再次沉入与林渊之芽意识原点的连接,但这次的目的不是滋养,而是“铭刻”。他将“星火号”的能量签名、所有船员的生命频率特征、以及那个远古坐标的信息,混合着一种最纯粹的祝福与期盼的意念,如同烙印一般,注入那片温暖的黑暗。
“无论你们身在何方,无论遭遇什么,”魏风的意识在无声地宣告,“这里,永远是你们的归处。我们,与你们同在。”
他不知道自己能做到什么程度,这只是一种基于直觉的尝试,一种对“契约”力量的信赖。
就在他完成“铭刻”,意识回归的瞬间,他仿佛听到了一声极其遥远、跨越了无数光年的、微弱的共鸣回响。那回响并非来自脚下的林渊之芽,而是来自刚刚驶出船坞、正在进行最后调试的“星火号”方向!仿佛他刚刚建立的“信标”,瞬间就被那艘承载着使命的小船所接收并绑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几乎同时,“星火号”舰桥上的生物共鸣导航仪,其核心——一块与王庭座榻同源的微小荆棘结晶——自发地亮起了柔和而稳定的光芒,与舰船的能量流完美同步。负责导航的船员惊讶地报告,坐标锁定的精度瞬间提升了数倍,仿佛航标灯突然变得无比清晰。
苏婉和艾米丽得知这一现象后,震惊不已。这超出了她们现有的科学解释范畴,更像是一种……基于生命与意识共鸣的超距效应。
“是契约的力量……”苏婉喃喃道,“魏风,你不只是指挥官,你正在成为这个共生体真正的‘核心’,能够调动我们尚未理解的联系。”
魏风自己也感到不可思议。他只是遵循了内心的指引,却似乎触碰到了“薪火之契”更深层的潜能。
几天后,一切准备就绪。
在并非盛大,而是带着悲壮与决绝的简单仪式中,“星火号”如同投入深海的夜光浮标,悄无声息地滑入茫茫星海,驶向那片未知的“虚无”之地。
希望要塞的人们,目送着那点微光消失在黑暗深处,心中百感交集。他们守望着家园,加固着壁垒,同时,也将一部分希望,寄托在了那远去的信使之上。
双线已然铺开。一条通向已知的、愈发激烈的风暴眼;一条通向未知的、可能藏着生机或更大危险的古老谜团。希望要塞的命运,从未如此刻般,系于这双线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