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休养生息与暗涌

黑潮退去,留下满目疮痍。黎明壁垒如同一个重伤的巨人,开始了缓慢而痛苦的恢复过程。空气中弥漫的不再是硝烟,而是消毒水、焊接金属和挖掘泥土的味道。

在一个阴沉的清晨,集体葬礼在壁垒东侧的英烈陵园举行。三百七十四个新刻的名字,沉默地诉说着战争的残酷。没有盛大的仪式,只有幸存者肃穆的站立,压抑的哭泣,以及凌风简短而沉重的悼词。

“他们用生命,换来了我们的今天。我们脚下的土地,浸透着他们的鲜血。记住他们,然后,带着他们的份,一起活下去。”

孟教授带领文教部,开始系统地整理每一位阵亡者的生平事迹,将他们的故事载入壁垒的史册,让后人铭记。悲伤化为了凝聚的力量,新兵招募处排起了长队,许多失去亲人的幸存者,选择拿起武器,继承逝者的遗志。

雷烈虽然还需要轮椅代步,但已经投入了繁重的重整工作。阵亡者的空缺需要填补,受损的防线需要修复,新的战术需要根据此次作战的经验进行调整。

“不能再单纯依赖城墙。”雷烈在军事会议上指出,“我们需要更纵深的防御体系,更多的机动兵力,以及应对新型单位的专门小队。”

巴图的“铁锤”大队得到了优先补充,但他坚持宁缺毋滥,亲自筛选着新兵,将地火老兵的打法和壁垒的纪律性融合,打造着新的“铁锤”。他身上的绷带还没拆,但训练场上的怒吼声一天比一天响亮。

韩冰的猎杀小组证明了精锐小队的重要性,雷烈开始着手组建更多类似的特战小队,针对“指挥者”、“污染者”等特定高威胁目标进行专业化训练。

陈守义的工坊成了壁垒最忙碌的地方之一。基于此次获得的珍贵数据,研究取得了多项突破。

基于“深渊吞噬者”的能量样本,他们对能量护盾技术进行了革新,开发出了更高效、更能抵抗能量侵蚀的“偏转护盾”原型。

对“蚀光兽”领域残留物的分析,则催生了一种“广谱能量抑制器”的设想,虽然还处于理论阶段,但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