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翻到最后一页时,动作停住了。
每一所学校的模板后面,都附了一张孩子画的涂鸦,主题只有一个——“我想上学”。
画上的太阳被涂成彩色,学校的房子歪歪扭扭,但每个孩子的脸上都挂着灿烂的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沉默了许久,然后拿起那叠沉甸甸的模板,连接上信号站的公共端口,一字一句地敲下标题:“普通人写的备案,能不能被看见?”
当晚的直播,观看人数突破了历史新高。
林枫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将孙正刚寄来的那本布满批注的《审批手册》拿了出来,当着所有人的面,点燃了它。
火光映照着他坚毅的脸庞。
“这本书,”他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网络,“教我们怎么在规则的缝隙里闪转腾挪,教我们怎么打擦边球。但我们现在要的,不是在游戏里玩得更好的技巧。我们要的,是规则本身,向我们低头。”
火焰舔舐着书页,那些曾经被他们奉为圭臬的“通关秘籍”化为灰烬。
就在火光彻底熄灭的那一刻,陈默的电脑发出“叮”的一声轻响。
一条系统提示弹了出来:【甘肃张掖“追光者”盲童编程项目,已完成数据匹配。
合作科技公司已通过“信号站”公共端口,提交“无障碍备案预审申请”。】
林枫盯着那行字,嘴角缓缓勾起一抹弧度,轻声说道:“看,有人已经开始抄我们的作业了。”
镜头缓缓拉远,审批大厅前,那顶小小的帐篷灯火彻夜未熄,像一座永不陷落的灯塔。
在窗外漫长的队伍里,一位年轻的母亲怀里抱着熟睡的孩子,正借着路灯昏黄的光,低头一笔一划地填写着一张刚刚从信号站打印出来的、崭新的表格。
一切似乎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信号站的服务器内,那份《山区学校自建备案模板》的下载计数,正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疯狂跳动着,像一颗强劲的心脏。
然而,没有人注意到,在这庞大数据流的背后,一张覆盖范围更广、更加冰冷的无形之网,已经悄然张开,来自不同方向的信号,正以加密的形式,汇入同一个深不可测的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