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思索间,孔菡突然睁开眼:王郎,我父亲还...不知晓我们的事。

王仲不假思索应道:涵儿莫忧,明日我便遣人向你父亲提亲。这次还备了件特别的礼物,定能顺利。

是何物?孔菡好奇追问。

《三字经》!

《三字经》?少女面露疑惑。

与《千字文》类似,都是孩童启蒙读物。王仲轻描淡写地解释。

莫非王郎又有新作?孔菡难掩震惊。她在泰山书院帮工时,就将王仲所着《千字文》奉为绝世奇文,认为这等佳作百年难遇。岂料时隔不久,竟又诞生《三字经》?

算是吧。王仲含糊应答。

可有书稿?

在书房。

孔菡立即整装起身,拉着王仲疾步而出。

何必如此急切?

我要亲眼确认,此物能否打动父亲。

放心,令尊必定首肯。

书房内,孔菡手捧《三字经》沉浸其中,对王仲的钦佩之情愈发深切。

送别孔菡后,王仲独自返回寝居。

蔡琰非但没恼,反倒追问王仲何时上门提亲,那急切模样,比自己出嫁还要心急。

王仲如实相告,打算次日便去泰山书院提亲。谁知蔡琰连聘礼都要亲自过目,说是绝不能丢了王家的脸面。

嗯!当真是贤内助!

翌日清晨。

王仲整装待发时,收到洛阳来信。卢植只说一切安好,让他不必挂怀。王仲心下稍宽,径直前往泰山书院。

此时学童已散,先生们正在堂中品茗闲谈。忽有书童来报:孔师,奉高侯求见。

孔融略感诧异:竟是寻我?

书童点头称是。角落里的孔菡闻言,霎时双颊绯红,悄悄溜出了屋子。

未等孔融应答,郑玄便道:云逸此番前来必有要事,请他进来罢。

书童躬身退下。

不多时。

王仲随书童入内,向众人行礼:学生拜见诸位师长。

郑玄拂袖道:以你如今身份,当得起师者之称,不必多礼。

王仲却道:无论王仲有何成就,在诸位面前永远是学生!

众人暗暗颔首,对此子谦逊知礼甚为赞赏。

孔融温声问道:贤侄今日寻我,可是有事?

王仲正色道:特来向孔师提亲,恳请您将涵儿许配与我。

孔融一时愕然!

转头望向女儿座位,早已空无一人。

转身之际,王仲恭敬地捧着一卷竹简:这份薄礼是学生的心意,望老师笑纳。

席间顿时骚动:

《三字经》?莫非又是云逸新作?

《千字文》《三字经》,莫非同属蒙学之作?

恭喜文举公得此佳婿!

涵丫头怎么不见人影?该不会是羞于见未婚夫婿吧?

满堂哄笑中,郑玄缓步上前:文举兄,令爱已届婚龄。才子佳人,天造地设。卢子干远在京城,不如由老夫做个月老可好?

孔融这才恍然昨夜女儿为何心神不宁。

这对小儿女,何时相恋竟毫无征兆?

突如其来的求亲,确实令他措手不及。

孔融整了整衣冠:云逸才高八斗,又有康成兄作保。将小女许配原无不妥......话锋一转:只是,单凭一册书简就想娶走我孔家千金?

王仲从容道:老师何不先过目再说?

郑玄捋须附议:文举尚未细看就下断言,怎知不合心意?

孔融正色道:此次关乎小女终身,自然要格外慎重。

展开竹简,朗声诵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