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朝闻天下》刊发之日曹操震怒的模样,他几乎要笑出声来。

——这波操作至少收割数万气运值,曹孟德真乃人间提款机。

安顿完兖州事宜,王仲直奔泰山。

翰林院内檀香袅袅,卢植端坐主位,一众身着儒袍的学士正在品茗论道。这些能被选入翰林院的皆是当世俊才,在泰山地界备受尊崇。

卢植捋须沉吟:子师,明日寿辰想要何物?但说无妨。

王允轻抚胡须笑道:卢公肯屈尊赴宴,便是最大贺礼。

自董卓弑君后,朝臣多依附各路伪帝。王仲虽未立新君,却因威望卓着,引得王允等重臣纷纷来投。此刻这位前司徒正执紫砂壶为众人斟茶,翰林们闻言顿时哄闹起来:

子师好不仗义!寿辰竟瞒着吾等?

独邀卢公未免偏心,当罚酒三觥!

不如借寿宴为云逸庆功?此番出征必当大捷!

满堂附和声中,王允笑骂:尔等分明是想蹭某家的陈年花雕!

大殿中,已过三更。

王允几番推辞不得,只得躬身行礼:也罢,明日请诸位过府一叙,为云逸大捷庆功,定要尽兴而归!

卢植抚须微笑:这才对。恰好云逸赠我的十坛醉仙酿还未开封,正好带去共饮。

王允展颜道:妙极!

忽闻殿外传来清朗话音:卢师要动我那十坛佳酿?

卢植闻声便知来者:来得正好,倒省下老夫十坛好酒。

话音未落,王仲已迈步入殿。

众翰林齐声行礼:恭迎郡守大人!

卢植关切问道:战事未了,云逸何以速归?

王仲从容答道:战事已毕,自然归来。

满座皆惊。

兖州竟已平定?

前后不过六日光景?

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王仲解释道:真正交战不过数场,多是百姓自发开城相迎,故而进展迅速。

这番解释反倒更令众人惊叹。

卢植开怀笑道:云逸施仁政于民,兖州百姓感念恩德,此乃不战而胜之典范!

王允捻须赞叹:古今未有如云逸这般以德服人者,老朽佩服!

孔融含笑颔首:乱世之中,唯云逸能坚守本心,老夫果然没看走眼。

郡守大人爱民如子,实乃我辈楷模!

能追随明主,此生无憾!

众人连连称赞,夸得王仲面红耳赤。

他赶忙摆手:不敢当!

卢植高声提议:正好云逸归来,明日的宴席,既为子师贺寿,又为云逸庆功,诸位意下如何?

群情激昂:

王仲诧异道:明日是王大人寿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