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义利关头辨忠奸,赤诚一片献国宝

牛晓云却已不再看他,转身对正在干活的船员大声道:“海柱!送客!以后无关人员,不许靠近修船场地!”

海柱立刻带着两个年轻船员,不客气地将还想纠缠的钱经理“请”走了。

类似的情况,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又发生了好几次。有的是打着“海外收藏家”代理人的旗号,许以重金;有的则是某些有背景的“掮客”,暗示可以打通关节,利益均沾;甚至还有自称是某电影厂的人,想以此为题材拍电影,但言谈间也透露出想“借”几件实物当道具的意图……

这些形形色色的诱惑和游说,不仅针对牛晓云,也波及到了狩猎队这边。有人辗转找到于振军,希望能通过他“做做工作”;甚至有人不知从哪里打听到了麻松山父亲麻乐军升任副场长的消息,试图走“上层路线”。

面对这些纷至沓来的诱惑,团队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微小的波澜和不同的声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次狩猎队内部的小范围会议上,于振军将近期遇到的情况做了通报。大多数核心队员,如牛飞扬、赵建国、孙志强等人,态度都和麻松山、牛晓云一致,认为这是原则问题,绝不能妥协。

但也有一些不同的想法。

一个来自林场、家境比较困难的新队员私下嘀咕:“那么多钱……够咱挣几辈子的了……反正上交也是交,咱们留一两件不起眼的,谁知道……”

还有船员在休息时议论:“晓云姑娘是不是太死心眼了?这送上门的钱都不要……咱们拼死拼活打鱼,啥时候能买上自己的大船?”

这些议论虽然声音不大,但也反映了一部分人在巨大利益面前的动摇。

麻松山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种苗头。他知道,光靠强硬的态度和命令,无法真正统一思想,必须在道理上让大家心服口服。

在一个月色清朗的晚上,他召集了狩猎队和“兴安号”的全体成员,在驻地前的空地上,开了一次全体会议。没有长篇大论,他只是让每个人点起一堆小小的篝火,围坐在一起。

“兄弟们,”麻松山的声音在寂静的夜空中显得格外沉稳,“最近来了不少人,说了不少话,许了不少愿。我知道,有人心里犯嘀咕,觉得咱们是不是太傻了,把到手的金山往外推。”

他目光扫过围坐的每一张面孔,火光映照下,那些脸庞年轻而质朴,也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和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