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危机考验

胜利的勋章尚未佩暖,深渊的阴影已悄然迫近。“启明-哲牛”实验室在享受“深度赋能”带来的荣耀与使命的同时,也无可避免地成为了风暴眼。他们承载着国之所托,也必然要经受远超从前的严酷考验。这考验,并非单一的惊涛骇浪,而是一张由外部恶意、技术暗礁、内部隐忧与终极压力交织成的巨网,试图将这艘初具规模的方舟撕裂、吞噬。

危机首先来自国境之外。一个被称为“幽灵蝶”的境外高级持续性威胁组织,将实验室列为了首要目标。他们的攻击并非蛮力冲撞,而是如同其名,诡谲、隐秘,旨在无声无息地潜入、长期潜伏。

第一波攻击在凌晨时分悄然而至。数以万计经过精心伪装的探针数据,混杂在正常的科研数据流中,试图绕过“玄武”防御体系的外层感知。这些数据包蕴含着极其隐蔽的逻辑炸弹,一旦被系统核心处理,并不会立即发作,而是会像休眠的孢子,等待特定指令激活,从而从内部扭曲“心火”引擎的推理模式。

当时正值李壮值守。警报并未刺耳尖鸣,只是防御控制台上数个边缘节点的指示灯由绿转为不易察觉的琥珀色,并以一种违反常态的、近乎生物呼吸般的频率微弱闪烁。

“有东西想‘随风潜入夜’啊……”李壮喃喃自语,脸上不见慌张,反而露出一丝猎人发现猎物踪迹时的锐利笑容。他并未立即拉响全局警报,而是迅速调用了Silent预设的“镜花水月”追踪协议。“老默,东西来了,按计划,给它搭个戏台子!”

隔离区内,Silent的回应是一串精准的指令流。他瞬间构建了一个与真实核心隔离的、高度仿真的沙盒环境,将那些“幽灵蝶”的探针及其后续渗透流量,巧妙地引导至这个数字迷宫之中。与此同时,他逆向锁定了攻击源跳板,并开始分析其攻击指纹。“蝴蝶翅膀已显形,正在解析其飞行轨迹与巢穴方位。”他的汇报简洁、冰冷,却透着一股掌控全局的自信。

这场无声的攻防持续了整整六个小时。最终,“幽灵蝶”在自以为得逞,试图激活逻辑炸弹时,其核心指令与人员信息已被Silent捕获大半。对方在察觉陷阱后迅速断线,但实验室不仅成功抵御了攻击,更获取了宝贵的情报。赵东升主任在听取汇报后,只评价了四个字:“谋定后动,甚好。”

外部攻击刚告一段落,内部却突发异状。在一次与某老旧但关键的基础设施数据库进行深度对接时,“擎天”平台的多个辅助分析模块突然出现性能骤降,甚至短暂无响应。控制台日志充斥着各种看似不相关的底层报错,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电子痉挛。

“见鬼了!各个模块独立测试都正常,一联动就出幺蛾子!”李壮挠着他那本就凌乱的头发,语气焦躁,“就像一群训练有素的士兵,突然听不懂彼此的号令了!”

苏小蕊俯身盯着屏幕上瀑布般滚动的错误代码,秀眉微蹙。“不是士兵听不懂号令,是他们的‘呼吸’频率被打乱了。”她敏锐地指出,“问题可能出在底层数据协议的时序和缓存机制上。旧系统采用的非标准协议,与我们的高速处理核心产生了某种‘共振效应’,导致了数据淤塞和逻辑冲突。”

这是一个极其细微且跨领域的兼容性问题,超出了常规测试的覆盖范围。李壮负责带领团队紧急为平台打上“缓冲垫”和“协议翻译层”,而苏小蕊则重新调整了“心火”引擎在面对数据流不稳定时的自适应逻辑,让它学会在这种“杂音”中保持核心推理线程的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