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他的话,我突然想起了师父。他们都是忧国忧民之人,却都选择以隐居的姿态所谓的不理朝政。也许这就是乱世中智者的宿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我看着李泌痛心疾首的样子,思量片刻后开口:那你依然赞成我对杨国忠投毒?
李泌的眼神复杂:要想阻止安史之乱,这是必走之路。无论将来如何,至少这步棋不是错误的。
我苦笑:李兄有没有想过,假如杨国忠倒下了,我之于太子李亨还有何用处?
实不相瞒,李泌直视我的眼睛,以我对太子的了解,他应该会杀人灭口。但即使你不做,他依然会斩之而后快。所以,既然已入局,你已没有选择。
窗外,最后一缕天光也消失了。阿东轻手轻脚地上来点亮了灯盏,添了些茶水,又悄无声息地退下。
你对玄真感觉如何?我换了个话题。因为刚才的话题已经没有再讨论的必要,因为木已成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泌皱眉:野心比太子还要大,但是...又好像受制于太子,个中缘由我还未曾参透。只是…他也未将李冶未死之事禀告太子,也许他隐藏的更深。
这倒出乎我的意料。在我心中,玄真应该一直是掌握这个游戏规则的存在。受制于太子?
“也许是因为我与他们交集更多的缘故。”所以与你所知略有不同。李泌接着又直视我的眼睛,子游,对不起,现在的局面我真的没有想到,当初真的不应该把你卷入其中。
现在说这些已经晚了!我放下茶杯,不如好好商议一下今后的打算。
你倒是看得开。
看不开又能如何?事已至此。
李泌沉思片刻:为今之计,只有在寿宴投毒后立刻启程,离开长安。
离开长安?我冷笑,杨国忠与太子一起缉拿于我,这大唐哪里还有我的安身之处?除非…
安禄山。我与李泌异口同声。我们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笑了。
难为子游兄弟了。李泌的眼中闪过一丝愧疚。
虽然我来自未来,但也知道爱国爱民。我正色道,何况你和李冶都是生长在这片土地。我顿了顿,声音低沉下来,不为别的,为了李冶,我也会为这大唐江山、黎民百姓效犬马之力。当然,还有李冶的仇,我必须要报。
李泌此时已恢复他一贯的平静,对我的复仇宣言并无波澜: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我相信子游兄弟的才能,也相信你的人品。假如日后我还有机会助你,我定全力以赴,决不妄言。
他的话极为真诚,而我当时并未深思其中深意。直到多年后,我才明白这竟是他的诀别之言。
那就先谢过李兄。我微微一笑。
李泌起身走到窗前:阿东人不错,能做到守口如瓶,以后就是你的人了,连同这间茶坊。
我心里暗道,你都让我跑路了还送我茶坊?李泌似乎看出我的疑惑,不等我回答便接着说:我知子游兄弟的念兰轩盛名于苏州,可将分号立于长安,文人雅士必会寻名而来,生意定不会差。
这算是李兄为我筹集路费之举吗?
说完,我与李泌相视大笑。笑声中,我却看到他眼中闪过的决绝与悲凉。夜风穿堂而过,吹灭了刚刚点燃的灯盏,茶室陷入一片黑暗。
阿东举着油灯匆匆跑了上来,准备点燃茶室中的灯。却被李泌拦下:“不用了,我们该回了。阿东,见过你的新东家,以后这茶室必会在李公子的经营下闪耀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