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心绣暖阳,盼展启幕

文旅展前三天的清晨,玄州城的薄雾像揉碎的棉絮贴在车窗上,苏辰攥着半本画纸坐在副驾,指尖把米黄色的画纸边角捏出三道浅痕,手心沁出的薄汗洇湿了纸边。纸上是他熬到后半夜画的简化版向日葵纹样,线条比平时粗了三倍,每个步骤旁都画着带箭头的小太阳,连“穿针时线尖沾点凉水更易穿过”的小技巧,都标了个胖乎乎的太阳图标。“顾叔叔,”他突然抬头,声音比平时低了半分,“小朋友们会不会觉得我画的纹样太简单?她们要是学不会,会不会失望?”

顾?正平稳地转动方向盘,闻言从储物格里掏出个向日葵形状的暖手宝,塞进苏辰手里——是苏晚昨天在文创店挑的,可拆洗的绒布套摸起来像云朵,顾?怕刚充好的暖手宝太烫,特意揣在自己西装内袋捂了十分钟,递过去时温度刚好贴住苏辰微凉的手心。“不会,”他目视前方,语气笃定得像给苏辰吃了颗定心丸,“你画的向日葵会笑,花瓣是弯弯的,花盘是圆圆的,这是别人画不出来的。”他抬手点开车载屏幕,调出“向阳小镇”的实时画面,“你看,‘护城小兵001’牵头,玩家们已经在庇护所门口的虚拟广场搭好了欢迎拱门,藤条框架上缠满了你设计的迷你向日葵,晚上还会发光,说是‘给你和小朋友们当路灯’。”

车刚停稳,庇护所的铁栅栏门就“吱呀”一声开了,穿粉色羽绒服的“小太阳”像只小炮弹似的冲出来,羽绒服帽子上的绒毛跟着晃,身后跟着十几个扎羊角辫、戴围巾的小朋友,手里都举着彩纸做的向日葵。“辰辰哥哥!”她举着个卷成话筒形状的粉色彩纸,仰着小脸喊,“我们练了一早上欢迎口号,你听——”话音刚落,小朋友们就齐声喊:“向阳花开,辰辰来啦!绣出勇气,不怕风雨!”脆生生的声音撞在雾蒙蒙的空气里,连路边的梧桐树都似抖落了几片沾着晨露的叶子。

走进庇护所的活动室,暖融融的气息扑面而来——空调温度调在24度,是顾?特意跟管理员交代的,怕小朋友们冻手。长桌上摆着整齐的绣具,全是他和苏晚上周一起挑的:圆木绣绷边缘被砂纸磨得没有棱角,粗绒线选了红、黄、橙三种暖色调,刚好对应向日葵的花盘和花瓣;最贴心的是钝头安全针,针尾还刻着小太阳图案,是托医疗器械店订的儿童款,就怕小朋友不小心扎到手。苏辰刚把画纸铺在桌上,一个扎高马尾的小女孩就往柱子后面缩,只露出半双怯生生的眼睛,盯着他手里的彩笔。苏辰放轻脚步走过去,把暖手宝往她手里塞,自己的手心还残留着暖手宝的温度:“我叫苏辰,你可以叫我辰辰哥哥。这个暖手宝借你暖手,我们一起画好不好?你看它的形状,像不像一朵小向日葵?”

小女孩抿着冻得微红的嘴唇,手指轻轻碰了碰暖手宝的绒布套,小声说:“我叫念念,我手笨,连蜡笔都拿不稳,学不会画纹样的。”苏辰立刻蹲下来,调整姿势让自己和念念一样高,避免居高临下的压迫感,他翻开画稿本的第一页,上面是幅歪歪扭扭的向日葵——花瓣歪到了花盘外面,颜色涂出了轮廓,角落还有被墨水洇脏的痕迹。“你看,这是我第一次给姐姐画的向日葵,”他指着纹样,语气像分享小秘密,“当时我手刚做完手术,握笔都发抖,画完哭了好久,觉得自己特别没用。后来我每天都画,画了五十多张,才画出‘会笑的向日葵’。”他把一支橙色蜡笔的笔帽拧开,塞进念念手里,“你随便画,哪怕画成‘圆滚滚的小太阳’都好看,因为这是只属于你的样子。”

这时苏晚和张姐拎着两个保温桶走进来,桶身印着苏辰设计的向日葵图案。张姐的手腕上戴着苏晚绣的棉麻护腕,遮住了旧伤,手里攥着个绣了一半的向日葵挂件——鹅黄色的花瓣,用的是念念最爱的马海毛,是她熬到凌晨绣的。她走到柱子旁,没有靠近念念,先把保温桶放在桌上打开,里面的南瓜饼冒着热气,都切成了小块,用独立油纸包着:“念念,我叫张姐,这是我跟晚晚姐学做的南瓜饼,甜口的,你要不要尝尝?”见念念没躲开,她才慢慢伸出手,指尖蜷起,旧针孔最深的地方贴了片浅粉色创可贴——怕吓到孩子,“我以前比你还怕针,被针扎得满手是伤,连穿线都要练几十次。但你看,我现在也能绣出向日葵,你比我聪明,肯定一学就会。”

念念的眼睛亮了亮,指尖轻轻碰了碰挂件上软乎乎的绒线,又看了看苏辰画稿本上的“失败纹样”,终于接过张姐递来的南瓜饼,小口咬了一口。苏辰趁机把蜡笔塞进她手里,握着她的手腕轻轻带动:“你看,先画一个圆当花盘,再从旁边画弯弯的花瓣,像这样——”他故意把花瓣画得歪歪扭扭,“你看,比我的还好看!”不一会儿,活动室就热闹起来:有的小朋友画带翅膀的向日葵,说要“飞到天上找阳光”;有的给纹样涂彩虹色,说“这样向日葵就有全世界的颜色”;苏辰和张姐手把手教她们穿针,“小太阳”举着彩纸话筒采访每个人,“你的向日葵叫什么名字呀?”的声音混着笑声,从窗户飘出去,落在门口的梧桐树上,惊起几只叽叽喳喳的小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苏晚刚帮一个扎双马尾的小朋友系好绣线结,手机就急促地响起来,屏幕上跳着“曼妮”的名字。她攥紧了手里的绣线——刚系好的结差点散了,立刻捂住手机走到走廊,怕惊扰到活动室里的孩子,按下接听键:“曼妮,怎么了?”曼妮的声音带着哭腔,像被风吹得发颤:“晚晚姐,出事了!文旅展主办方刚发通知,临时要加‘非遗技艺现场演示’环节,还要全程直播,明天就来验收内容!可我们的新学员连‘锁边绣’都没练熟,有的甚至还会扎到手……”苏晚的心头一沉,指尖冰凉,她扒着走廊的栏杆深呼吸,回头看了眼活动室里笑盈盈的苏辰和念念,声音压得平稳:“别慌,我马上回工坊。你先让大家练基础针法,把李姐的联系方式找出来,我现在就联系她。”

顾?刚帮苏辰把小朋友的画纸收起来,就看到苏晚脸色发白地走进来,立刻迎上去:“怎么了?”苏晚把手机递给他,眉头拧成了结:“主办方临时加现场演示,还要直播,明天验收。新学员的技法根本跟不上,小桃昨天练‘锁边绣’还扎到了手指。”顾?接过手机,指尖划过屏幕上的通知,沉思了几秒,立刻拨通了陈默的电话,开了免提让苏晚也能听见:“陈默,立刻联系省非遗协会,把预留的三台全息投影设备调过来,再通知李姐她们的志愿者团队,今晚之前到工坊集合——我们用‘虚实结合’的演示方案。”

挂了电话,他先帮苏晚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头发,语气沉稳得让人安心:“‘虚实结合’是上周和非遗协会对接时就预留的方案,就怕现场有突发情况。我留在这儿陪辰辰和小朋友们,你先回工坊统筹。李姐她们都是绣了二十年的老手,带新手练简化针法没问题;全息投影放她们的技法演示,学员在旁边实操,既展示了传承,又能藏住新手的不足。”他顿了顿,掏出手机点开一个群聊,“技术部我早就打好招呼了,‘向阳小镇’的虚拟绣坊今晚就能同步到文旅展系统,玩家可以线上发技法小贴士,实时传到现场的屏幕上,帮学员们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