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心里有数了。这应该是要谈具体的事情了。
这次去赵科长家,王超带的礼物更用心了。除了常规的特产,他还准备了一支不错的钢笔和一个真皮笔记本,都是适合干部使用的办公用品。
果然,孙副主任也在。
小王来了。孙副主任的态度比上次更亲切了些,
三人寒暄几句后,孙副主任切入正题:轻工处副处长这个位置,组织上已经开始考察人选了。你的条件不错,年轻,有文化,又在生产一线干出了成绩。
谢谢孙主任肯定。王超认真听着。
不过,孙副主任话锋一转,你的竞争对手也不少。工业局推荐了两个人,商业局也推荐了一个。都是老同志,资历比你深。
王超心里明白,这是在提醒他资历上的不足。
资历固然重要,赵科长插话,但也要看能力和成绩。超儿在食品厂的表现是有目共睹的。
这个自然。孙副主任点点头,我已经向有关领导推荐了小王。不过最终能不能成,还要看考察结果。
孙主任费心了。王超诚恳地说。
这样吧,孙副主任想了想,下周一有个轻工系统的座谈会,你也来参加。到时候好好表现,给领导留个好印象。
我一定好好准备。王超连忙答应。
从赵科长家出来,王超知道,机会真的来了。这个座谈会,就是他的考场。
回到厂里,他立即开始准备座谈会的发言。既要展现自己的能力,又不能太过张扬;既要提出建设性意见,又不能显得好高骛远。这个分寸,他要好好把握。
马主任听说后,比他还上心,特意找来几个老同志帮他参谋。
重点要突出实际效益。张保国建议,咱们的搅拌器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还要注意政策导向。何师傅提醒,现在上面提倡增产节约,这个要体现出来。
在大家的帮助下,王超准备了一份扎实的发言稿。
周一早上,他特意穿上了最体面的一套中山装,早早来到会场。
座谈会上,他认真听着其他厂领导的发言,适时地做着记录。轮到他的时候,他从容不迫地走上讲台。
各位领导,同志们...他的声音清晰而沉稳。
他重点介绍了食品厂技术革新的经验,用具体数据说明了革新带来的效益,同时也诚恳地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整个发言既有理论高度,又接地气,赢得了在场领导的频频点头。
发言结束后,主持会议的领导特意多问了他几个问题,他都对答如流。
小王同志很有想法。那位领导最后评价道。
座谈会结束后,孙副主任走过来,低声对他说:表现不错。
王超知道,他这场考试,及格了。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等待。虽然表面上一切如常,但王超能感觉到,厂里人看他的眼神都不一样了。就连一向严肃的何师傅,见到他时也会多聊几句。
这天下午,他正在车间检查生产,老陈急匆匆地跑来,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喜色。
超儿,好消息!任命下来了!
王超的心猛地一跳。
第一百一十六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