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刘副主任通知王超,通过街道办的关系,联系上了几个供销社的销售点,同意试销五百瓶小鱼仔罐头。这意味着产品可以走出南水县了。
王超立即组织全力生产。原料供应、生产流程、质量把控,每个环节他都亲自过目。特别是用油量,他要求严格把控,绝不能浪费。
第一批发往各供销点的小鱼仔罐头,虽然价格不菲,但凭借独特的风味和便于储存的特点,在两周内也销售一空。各销售点纷纷追加订单。
小鱼仔罐头一炮而红。
这个消息在街道辖区内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谁都没想到,不起眼的小鱼仔居然成了抢手货。
就在产品销售势头正旺的时候,刘副主任正式升任街道办主任的任命下来了。在就职会议上,他特别提到了食品厂的小鱼仔罐头项目,称赞这是因地制宜、创新发展的典范,特别表扬了食品厂在节约用油方面的创新。
王超在台下听着,心里明白,这个项目的成功,为刘主任的升迁添上了重要的一笔。
会后,刘主任特意留下王超:王厂长,罐头项目很成功。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我想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成本。王超说,另外,包装还需要改进,现在的玻璃瓶成本还是偏高。
这些你放手去做。刘主任拍拍他的肩膀,需要街道支持的直接说。你现在是咱们街道的明星厂长了。
回厂的路上,王超遇到了老陈。
超儿,你们厂的小鱼仔罐头卖疯了?老陈笑眯眯地问。
还行。王超谦虚地说,就是成本太高,玻璃瓶和食用油都是大开销。
我那有点门路,能搞到些价格合适的调味料,要不要?
王超心中一动:什么调味料?
八角、桂皮这些,品质保证比供销社的好,价格还能便宜一成。
先拿点样品来看看。王超谨慎地说。他知道厂里采购调味料必须走正规渠道,但可以先看看样品,如果确实好,再通过正规程序采购。
小主,
与老陈分开后,王超直接去了车间。工人们正在加班生产,生产线上一片忙碌。
厂长,各供销点又来了订单,要两千瓶!张保国兴奋地汇报。
抓紧生产,但要保证质量,特别是用油量一定要严格控制。王超叮嘱道。
看着车间里热火朝天的景象,王超心里涌起一股成就感。这个小鱼仔罐头项目,在物资匮乏的条件下,通过精打细算和工艺创新,终于闯出了一条路。
晚上回到家,王超带了两瓶新口味的小鱼仔罐头。王玥迫不及待地打开一瓶,吃得津津有味。
大哥,这个真好吃!就是太贵了,学校里同学都说想买但买不起。
王建国尝了一口,点点头:味道不错,比肉便宜,还挺下饭。不过这价钱,普通人家确实要掂量掂量。
李秀兰高兴地说:邻居们都在夸你们厂的罐头呢,就是嫌价钱高了点。
王超笑着给每人碗里夹了些小鱼仔。看着家人满足的表情,他觉得这些天的辛苦都值得了,但也意识到成本问题确实是个大挑战。
夜深时分,王超独自核算着这利润。小鱼仔罐头的毛利率只有25%,远远低于预期的40%。主要是玻璃瓶和食用油的成本太高。照这个趋势,必须扩大产量才能实现规模效益。
他想起系统空间里,那些现代食品加工资料,琢磨着能不能找到更省油的工艺。但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在现有的条件下,能把传统产品做好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第二天,他召集各车间主任开会,总结小鱼仔罐头的经验,部署下一阶段的生产计划。
我们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千方百计降低成本。王超说,特别是玻璃瓶和食用油的使用,要精打细算。
原料供应能跟上吗?有人问。
我考察过了,南水河资源丰富,只要组织得当,供应不是问题。关键是成本控制。
第一百一十八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