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会1930年代解散了,”莉娜继续,“但他们的影响留了下来。那些规则——部分是为了保护读者,部分是为了维持某种...平衡。”
“平衡什么?”
莉娜压低声音:“兄弟会相信知识和危险仅一线之隔。某些知识若不适当地接触,可能产生实际影响。图书馆不仅藏书,还‘容纳’知识。”
艾文回想起书中文字仿佛自行重组的情景,不禁颤抖:“那本红书...它似乎在我阅读时变化。”
“《符号与市场》只是兄弟会‘活性文献’中的一本,”莉娜解释,“这些书会根据读者和环境显示不同内容。你看到的可能正是为你‘定制’的版本。”
这想法令人不安——一本书能感知读者并相应改变内容?
“为什么是我?”艾文问,“我只是偶然拿到那本书。”
莉娜表情严肃:“兄弟会文献常提到‘选择性’——某些人更易接收他们传递的信息。也许你不是随机选择的。”
她调出另一份文档:“这是兄弟会初版规则,比现在多几条。”她指着其中几条:
```
11. 若书籍自行选择读者,应顺其自然而非抗拒。
12. 知识寻求者若经夜间考验,白日可见不同现实。
13. 图书馆记忆所有访客,尤其那些打破规则者。
```
最后一条让艾文脊背发凉:“‘图书馆记忆所有访客’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你的经历可能不是结束,”莉娜直视他,“一旦被标记,图书馆会继续与你互动,以更微妙的方式。”
接下来几天,艾文试图回归正常生活,完成报告并投递更多求职申请。但图书馆经历如背景噪音般持续存在。
他开始注意到小异常:书架上书籍有时似乎自行调整位置;路过书店时特定书名仿佛突出显示;甚至梦中会出现那无法理解的低语。
最奇怪的是,他对寂静环境的感知改变了。一旦完全安静,他就能感觉到那种“浓厚”的质感,如同那晚吃的“安静糖果”的效果,只是现在持续存在。
面试日到来,艾文穿上最好西装,带着报告来到出版社大楼。等待时,他注意到接待桌上放着几本书,其中一本暗红色封面的格外显眼。
他走近些,发现那不是兄弟会那本,只是普通财经书籍,但配色相似得令人不安。
“艾文·米切尔?”接待员叫他,“布莱克先生现在可以见你。”
面试进展顺利。布莱克先生是位中年编辑,态度专业且兴趣盎然。他对艾文的报告尤其感兴趣。
“你关于符号学在市场传播中的应用很有见地,”布莱克评价,“特别是这部分关于‘环境沉默增强认知影响’——非常新颖。”
艾文内心一惊——那部分直接来自那本红书的内容,他自觉或不自觉地纳入了报告。
“谢谢,”他勉强回应,“这只是初步研究。”
面试结束,布莱克送他出门时递来一张名片:“我们有份实习机会,可能适合你。事实上,我们正在做个特殊项目,涉及古老出版技术的复兴。你的背景可能正好匹配。”
艾文接过名片,注意到公司logo中包含一个几何符号,与他梦中出现的相似。
回家路上,他感到一种莫名不安。是巧合,还是图书馆经历仍在影响他的生活?
那天晚上,艾文收到莉娜的紧急邮件:
“艾文,发现重要信息。需要尽快见面。图书馆员工日志中提到‘标记个体’会被引导至‘相关组织’。小心你接触的任何人。——莉娜”
他想起布莱克先生和那令人不安的相似符号。是偏执妄想,还是真实威胁?
第二天,艾文决定回图书馆一趟——白天,安全时段——希望找到答案或至少减轻焦虑。
图书馆看起来完全正常:读者安静学习,工作人员协助查询,阳光透过窗户洒下温暖光影。
他走向咨询台,认出是第一天那位女士。
“您好,”他尝试自然地问,“关于这里的历史,我能从哪里找到信息?特别是关于...建筑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