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升官与升官之间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他们不都是领到的俸禄变多、地位变高了吗?
其实不是这样的,这中间最大的差异就在于,究竟有没有实权!
陈兴给他们升官都是怎么升的呢?
官职高的就给他们加虚职,什么太子太傅、太子少保之类的,官位和俸禄高的吓人,但是实际上呢?
现在连太子都没有呢,太子是谁都不知道呢,那这官位对应的权力还有着落吗?
没有着落,就是个虚职,什么权力也没有,只是地位高,听起来吓人而已。
那么在这一场升官当中,受益最多的人是谁呢?
是力挺陈兴,在他继位的过程当中出力最多的那些人。
对待这些人,陈兴给他们升官的时候,升官的幅度是最小的,但是无一例外,这些都是实权官员。
不是掌管部分禁军,就是主管运输粮草的某个环节,又或者管理一部分财政拨款的分配,总而言之一句话,这些人手里有权力,掌管着陈国这个国家的命脉。
那为什么说他们升官幅度最小呢?
因为旧的掌管这些的大臣们还在,陈兴没有直接夺走他们手里的全部权力,而是夺走了一小部分给自己的人,然后提高这些旧的实权大臣的地位,以此来安抚这些人。
而这个做法最终奏效了,朝中大臣基本没有反对意见。
毕竟新官上任三把火嘛,现在新皇帝上来了,自己这种老皇帝的臣子被夺走一小部分权力是合情合理的,还能得到一点官位和俸禄上的补偿,已经很不错了。
这一次大规模的封赏之后,陈兴还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提高禁军的待遇,提高普通的禁军侍卫每个月的军饷。
之后呢,他又把所有的禁军统领召进宫里来,告诉他们,你们继续当好这个禁军统领就行,我不会换人的。
这一番操作下来,禁军统领们悬着的心终于是安稳下来了,他们能够继续侍奉新的皇帝了,甚至待遇还能高一点,这就很不错。
而值得一提的是,在陈兴的这一番大肆封赏之中,没有一个人得到爵位。
所有人都是只有自己本人得到了很高的待遇,但是这个待遇不能往下传承,不像爵位那样可以传给自己的后代。
之所以要这样做,是为了避免激起各地将领的怒火,毕竟隔壁的吴国不就是这么乱起来的吗?
所以从这件事里我们也能看到,陈兴这个人很擅长吸取教训,不止吸取自己国家的教训,也吸取别的国家的教训,以此来帮助自己成长。
再后面的事情就很简单了,陈兴在往后三年的时间里,一点一点地把自己父皇的旧臣调离了重要岗位,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一点点剥离了他们的权力。
简单来讲呢,就是用荣养的方式换走了这些人手中的权力,给他们很高的待遇,但是手里的权力要交出来。
最后呢,这套策略很成功,陈兴平稳地接手了整套朝政中枢,有机会实行自己的统治了。
那么现在,我们来说一下陈兴是怎样对待自己的父皇陈安的吧。】
[哈哈哈,这就是传说中的好钢用在刀刃上吧?亲信攥着兵权和粮草命脉不撒手,旧臣就只能捧着虚职当吉祥物了。]
[禁军统领:什么?新帝上位了不把我换了,甚至还给我涨军饷?这哪是新帝,这是我的伯乐啊!]
[陈兴:爵位?那是啥?能吃吗?哎呀,个人待遇涨一涨得了,世袭什么的你们就别想了!]
[陈安:我杀!我砍!我清洗!
陈兴:我赏!我分!我拿捏!
看来性格也不一定会遗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