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只写了三个名字,位置、所属俱乐部(或青训营)清晰标注,后面还附有极其简练的技术特点描述:
1. 阿尔杰·罗本,荷兰,格罗宁根。特点:左路内切,极致速度与射门。
2. 弗兰克·里贝里,法国,布洛涅(法乙)。特点:盘带鬼魅,突破能力极强,斗志旺盛。
3. 菲利普·拉姆,德国,斯图加特(租借在外)。特点:防守稳健,助攻犀利,球商极高。
萨默尔的眉头越皱越紧。
这三个名字,对他而言,几乎完全陌生。
罗本还算在荷兰小有名气,里贝里混迹于法国低级别联赛,拉姆虽然是拜仁青训,但长期外租,并未引起太大关注。
“林,”萨默尔放下名单,语气带着一丝不解和审视,“你的眼光……很独特。但我们需要的是即战力,是能立刻帮助球队的球员。这些孩子……太年轻了,而且,我们怎么确定他们能适应德甲?球探部门并没有提交过关于他们的详细报告。”
林枫早已料到会有此一问。
他无法解释信息的真正来源,只能将理由归于自己的“观察”和“直觉”。
“教练,我知道这听起来有些冒险。”林枫迎着他的目光,语气异常诚恳,“但我研究过他们的比赛片段。罗本的内切射门,是未来顶级边锋的模板;里贝里的突破,可以在瞬间改变比赛节奏;拉姆的稳定性,正是我们后防线所需要的。他们或许需要时间适应,但他们的天赋,绝对值得一次赌注。而且,现在引进他们,代价最小。”
他顿了顿,加重了语气:“我们不能总指望在转会市场上捡漏成名球星。有时候,自己发掘并培养天才,是打破财政限制、实现长期竞争力的唯一途径。我相信我的判断,就像我相信我们能再次战胜拜仁一样。”
萨默尔被林枫话语中的笃定和战略眼光所触动。
他将这份名单带给了佐尔克和尼鲍姆博士。会议室里,争论不可避免。
“这太疯狂了!把宝贵的引援资金押宝在几个孩子身上?”一位负责财务的高管首先反对。
“我们的球探体系是摆设吗?为什么要听一个球员的‘直觉’?”另一人质疑道。
佐尔克则相对冷静:“林不是普通的球员,他的比赛智商和视野我们有目共睹。他提到的财政角度,确实有道理。而且,这几个名字……价格确实不高,值得尝试性接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尼鲍姆博士最终拍板:“时间不多了。佐尔克,你立刻派人,重点跟进罗本和拉姆的情况。至于那个法国人……低级别联赛,风险太大,暂时观望。” 出于谨慎,以及潜意识里对德国本土球员的信任,他们将目标锁定在了罗本和拉姆身上。
接下来的几天,多特蒙德的转会部门前所未有地高效运转起来。
与格罗宁根关于罗本的谈判迅速展开,与斯图加特及拜仁(拉姆所有权在拜仁)关于拉姆转会的接触也秘密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