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不如一个博士生?好,两个月后让你跪下!

德国学生骄傲地挺起胸膛:“当然,我已经尽力做到最好了。”

林振华没再理他,从口袋里摸出一颗自己打磨的钢珠。

那颗钢珠只有拇指大小,但在厂房昏暗的灯光下,却仿佛自身就是一个光源,表面光滑如镜,反射出周围扭曲的人影,完美得像一件艺术品。

他将这颗钢珠,轻轻放在那个德国学生打磨的、自以为平整的钢块表面。

下一秒,钢珠竟自己缓缓地,朝着一个方向滚动起来,最后停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

全场哗然。

一个肉眼看不见的斜面,被这颗完美的钢珠无情地揭示了出来。

“机器能告诉你这里高了千分之一毫米吗?”

林振华拿起一把最普通的锉刀,对着钢珠停下的位置,只轻轻地,锉了三下。

“沙、沙、沙。”

声音轻微得如同耳语。

他吹掉粉末,再次将钢珠放在原来的位置。

这一次,钢珠纹丝不动。

静止得,如同焊死在了上面。

那个德国学生的面色,从骄傲到通红,再到一片惨白。

他看着林振华,像在看一个怪物。

顾延舟的脸色也变得有些难看,他哼了一声,强行挽回颜面:“雕虫小技罢了!这是工匠的技艺,不是科学家的学问!我们要培养的是工程师,不是高级钳工!”

说完,他拂袖而去,不再看那颗完美的钢珠一眼。

接下来的考察,气氛更加凝重。

在农学院,顾延舟看到袁北山带着学生在贫瘠的土地上翻土,他摇头:“本末倒置,基因工程才是未来,跟土地较什么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航空学院,他看到学生们在模拟舱里坠机后狼狈地爬出来,他更是嗤之以鼻:“胡闹!飞行是一门严谨的科学,不是玩极限游戏!”

最终的评审会议上。

顾延舟当着王谦和所有院长的面,慢条斯理地翻着那份厚厚的申报材料。

会议室里,海科大一众高层,包括几位旁听的优秀学生代表,都屏住了呼吸。

终于,顾延舟翻完了最后一页。

他拿起材料,在手上掂了掂。

然后,在所有人错愕的注视下,随手将其丢在了会议桌的中央。

“啪”的一声,纸张散落一地。

“硬件是不错,花了不少钱。”

顾延舟靠在椅背上,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刺骨的轻蔑。

“但一所大学的灵魂,是学术。”

“我粗略看了一下,贵校近三年,所有师生发表的,能在国内核心期刊上挂上号的论文,不超过十篇。”

他环视全场,目光最后落在王谦身上。

“这个数量,连我们夏华大学一个博士生的毕业要求,都达不到。”

话音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