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陈的呼吸停滞了一秒。
他当过工程兵,参加过几次大型水库的建设,在博物馆里见过类似的东西。
他没有丝毫犹豫,猛地站起身,抓起对讲机,用不容置疑的语气下达了命令。
“所有人听令!”
“立刻封锁隧道!全部人员立即撤离到地面!”
“任何人不准靠近!不准拍照!不准对外透露一个字!”
“重复一遍!任何人不准靠近!不准拍照!不准对外透露一个字!”
他自己则以最快的速度冲向地面,没有直接联系钟振国,而是拨通了工地总指挥的号码。
“总指挥!出大事了!挖到‘东西’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三秒,随后传来一个无比凝重的声音。
“封锁现场,我马上上报钟校长!”
……
校长办公室。
钟振国听完电话,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他立刻抓起内线电话,声音压抑着一丝焦躁。
“马上通知机械学院的林振华院长!让他放下手头所有事!立刻去3号线工地!快!”
不到两个小时。
十几辆挂着“省文物局”牌照的越野车,拉着刺耳的警笛,如同一支利箭,呼啸着冲到了“离骚站”的工地门口。
“吱嘎——”
刺耳的刹车声响起。
车门推开,一个五十多岁,戴着金丝眼镜,气质儒雅但表情严肃的男人走了下来。
他叫方正,是省考古队的总负责人。
方正看了一眼已经被海科大安保人员用警戒线围起来的工地,眉头一皱。
“谁是负责人?”
工地总指挥连忙跑了过去。
“方队长,您好,我是……”
方正根本不听他说话,直接一挥手,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根据《文物保护法》,从现在开始,这里由我们省文物局全面接管。”
他身后,几十个穿着蓝色工作服的考古队员,迅速下车。
他们动作娴熟地从车上搬下洛阳铲、探地雷达、光谱分析仪等各种专业设备,直接在海科大的警戒线内,拉起了第二道更宽、更专业的警戒线。
几个海科大的保安见状,想上前理论。
“同志,这里是我们学校的工地……”
一个年轻的考古队员直接从怀里掏出一本暗红色的证件,在他面前一晃。
“国家文物局特别行动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年轻队员的目光锐利。
“妨碍国家公务,我们可以直接请求驻地武警支援!你们想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