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稽核的失败与铁路网络肉眼可见的效率,如同两记重锤,让朝堂之上针对吕宋的明枪暗箭暂时偃旗息鼓。朱棣的沉默,既是权衡利弊后的无奈,也是一种对既定事实的默许。吕宋,这个依托于钢铁与格物之学生长起来的庞然大物,终于以其无可辩驳的硬实力与自成体系的治理能力,在帝国的版图上,赢得了虽未明言却实质性的独立地位。
获得这宝贵喘息之机的吕宋,如同脱缰的“铁龙”,开始在全领域狂奔。
李参将麾下的铁路工程兵团,以惊人的效率将规划中的三条干线变为现实。喷吐着浓烟的“开拓者”机车,牵引着长长的列车,日夜不息地奔驰在崭新的钢铁轨道上。北线将优质煤炭源源不断输送到各个工坊和发电站;西南线则将造船厂所需的钢板、龙骨、乃至预制的蒸汽机部件快速送达,使得新舰的下水速度大幅提升;内陆农业专线则确保了粮食的快速集散,不仅稳定了吕宋本地的粮价,更有余力通过海路反哺大明本土缺粮地区,这无形中又为吕宋赢得了不少民间好感与政治筹码。
铁路的延伸,催生了对更多、更强大动力源的需求。鲁衡的“动力司”在改进“开拓者”系列的同时,开始着手设计马力更强劲的“山岳级”货运机车,并正式启动了电气化铁路的预研工作。与此同时,基于内燃机的自走式农业机械(早期拖拉机)也在新越州的广袤农场中开始了田间测试,虽然故障频发,但其展现出的潜力,已让习惯于耕牛的传统农夫目瞪口呆。
就在“铁龙”于陆地上怒吼奔腾之际,凌云播撒的“星火”也终于形成了燎原之势。
《格物新报》已成为东南沿海乃至运河沿岸许多城镇士绅商贾的必读之物,其内容早已超越单纯的技术科普,开始涉猎时事评论(以格物视角)、经济分析乃至有限度的社会议题讨论,潜移默化地塑造着一种新的公共舆论空间。吕宋格物院的声望如日中天,其函授学子的数量呈爆炸式增长,甚至有一些在传统科举中屡试不第的中年秀才,也毅然转向“实学”,寻求新的出路。
而那些与吕宋体系深度绑定的新兴工商业主,其财富与影响力与日俱增。他们开始自发地组成商会,互通声气,甚至尝试仿效吕宋的模式,在自己的工坊内推行标准化管理和技术革新。一股强大的、以工商业和实用技术为纽带的利益集团,已然成型,并开始尝试在地方事务乃至更低层级的官员任免上发出自己的声音。旧有的“士农工商”等级秩序,在这一股股新兴力量的冲击下,已然摇摇欲坠。
然而,在这片繁荣与扩张的景象之下,唯有凌云、陈默等最高层才知道,那来自星空的警兆,已急如星火。
“巡天镜”的观测数据不容丝毫乐观。那个信号源的靠近速度稳定在了令人绝望的水平,根据最保守的模型推算,留给他们的时间,可能已不足五十年!而且,那些试探性的能量脉冲变得越来越频繁,其调制方式也愈发复杂,仿佛那个遥远的存在,正在不断地调整和优化其“探测”手段。
“秩序之锚”的屏蔽研究取得了部分进展。陈默团队发现,一种由特定星尘粉末与“稳态传导合金”复合制成的材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和散射那种特定的探测脉冲。他们紧急制造了一批这种材料,用于加固“巡天镜”基地和“雷霆司”核心实验室的屏蔽层。但这仅仅是权宜之计,如同用薄木板去抵挡即将到来的洪水。
更直接的威胁,来自南方。
苍梧大陆的变异体军团,在那统一意志的指挥下,发动了前所未有的、多波次、多方向的协同进攻!它们不再仅仅是骚扰,而是如同潮水般,同时冲击吕宋设置在苍梧大陆外围的所有观测前哨和封锁岛屿!一些前所未见的、体型更加庞大、似乎融合了多种生物特征的“巨兽”级单位,也首次出现在战场上,它们顶着岸防炮的火力,悍不畏死地冲击着防线,给守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和压力。
李参将不得不将战略预备队投入战场,甚至紧急调回了部分正在训练的新式陆军部队(装备了“铁马”和试验型“铁甲车”),才勉强稳住了战线。海面上,舰队与各种诡异的海生变异体进行着惨烈的搏杀,损失了不少辅助舰只。
“它们在消耗我们,在为总攻做准备。”李参将在军事会议上,指着沙盘上多处标红的交战点,声音沙哑而沉重,“那个鬼东西(指统一意志)……它在学习我们的战术,试探我们的防御弱点!”
玄玑子的感应也证实了这一点:“那股意志……变得更加凝聚和……‘聪明’了。它似乎在通过每一次交战,汲取经验,优化着它对这支‘军队’的指挥。”
内政的繁荣,军事的吃紧,星空的逼近……
所有线索都指向一个迫在眉睫的危机。
凌云站在巨大的作战沙盘前,目光扫过那代表敌人进攻的红色箭头,又望向窗外灯火通明、一片繁忙的吕宋港。
“铁龙”的怒吼与“星火”的燎原,是文明成长的证明。
但星空的注视与深渊的反扑,则是生存的考验。
他知道,不能再等了。
“传令。”凌云的声音打破了指挥室内的凝重,“‘启明星’计划,进入最终阶段。暂停所有非核心工程项目,集中一切可用资源——人力、物力、财力,全部向‘多相水晶核心’及‘秩序之锚’的最终完善倾斜!”
他看向陈默和玄玑子,目光如炬:“我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必须在敌人下一次,也可能是最后一次总攻到来之前,拿出……能够扭转战局的武器!”
“是!”陈默与玄玑子肃然领命,他们都明白,这已不是请求,而是命令,是关乎文明存续的最终赌注。
吕宋这台庞大的机器,发出了最高负荷运转的轰鸣。
所有的繁荣,所有的希望,所有的力量,都被汇聚起来,投向那最终的、决定命运的……
科技与意志的熔炉之中。
最终的倒计时,已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