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侧,一根根炮管被精准地切割、镗线,再配上底座和支架,一门门崭新的82毫米迫击炮就下了生产线。
工人们穿着统一的蓝色工装,熟练地操作着机器,对成品进行最后的组装和检验。
整个车间,井然有序,效率高得吓人!
旅长快步走到一条步枪生产线旁,伸出颤抖的手,拿起一支刚刚下线的56半。
枪身还带着机器的余温,冰冷光滑的金属触感,完美的流线型设计,沉甸甸的分量……
“好枪……好枪啊!”
旅长用粗糙的手掌,一遍又一遍地摩挲着枪身,动作珍而重之,仿佛那不是钢铁,而是战士们未来的命。
他的眼眶,不知不觉间,红了。
打了半辈子仗,他做梦都想让手下的兵,能用上这样的好枪!
有了这玩意儿,战士们能少流多少血?能多杀多少鬼子?
“旅长,您再看这个!”李云龙又指着旁边码放得整整齐齐的炮弹箱,“82迫的炮弹,管够!想打多少打多少!以后咱跟鬼子干仗,也他娘的能玩炮火覆盖了!”
旅长放下步枪,走到炮弹箱前,打开一箱,看着里面黄澄澄、崭新发亮的炮弹,他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许久,他才缓缓转过身,看着李云龙,一字一句地问:
“那个‘总工程师’,在哪?”
在山谷最核心的指挥中心,旅长终于见到了那个传说中的“神仙”。
比自己最年轻的警卫员,看着还要小上几岁。
穿着一身干净的工装,戴着一副眼镜,斯斯文文,气质沉静。
旅长无论如何也无法将眼前这个年轻人,和外面那个震撼人心的工业奇迹联系到一起。
这反差太大了!
“旅长好。”林凡站起身,不卑不亢地敬了个礼。
旅长的目光锐利,在林凡身上来回扫视,仿佛要将他从里到外看个通透。
“林总工,是吧?”旅长沉声问道,“这一切,都是你弄出来的?”
“是我和团长,还有新一团全体指战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林凡回答得滴水不漏。
李云龙在一旁连忙打圆场,开始了他和林凡早就串通好的“双簧”表演。
“旅长,您是不知道啊!咱这林总工,就是个天才!前段时间,我们端掉了一个鬼子的据点,意外发现了一批德国勘探队撤离时没来得及带走的设备!”
李云龙说得唾沫横飞,手舞足蹈。
“那帮德国佬,说是来勘探矿产的,留下了一大堆咱们看不懂的铁疙瘩,还有好几箱子的图纸!弟兄们都说当废铁卖了,是林总工慧眼识珠,说这是宝贝!”
林凡适时地接过话头,平静地补充道:“旅长,准确地说,那是一套完整的德制小型自动化工业勘探设备,附带了全套的技术数据库和操作手册。我们只是运气好,利用现有的资源,将它成功修复并启动了。”
“德国勘探队?”
旅长眉头紧锁,半信半疑。
这个解释,听着离谱,但又似乎是眼下唯一合理的解释了。
总不能真是神仙下凡吧?
他看着李云龙那副“我发财了”的得意嘴脸,又看了看林凡那张平静无波的脸。
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配合得天衣无缝。
旅长心里跟明镜似的,这俩小子肯定还有事瞒着他。
不过,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这个“德国遗产”现在姓“八路”了!
他目光越过两人,望向指挥中心外,指着远处一片正在打地基、热火朝天施工的新建筑,问:
“李云龙,那又是在给老子盖什么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