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大到必须用一根最坚固的缰绳,把它牢牢地攥在党的手里。
必须保证它的政治方向,绝对正确,绝对可靠!
“必须立刻派一位最可靠的同志过去!”
“这个人,政治上要绝对过硬,理论水平要高,能讲得清我们党的政策和纪律!”
“性格还要沉稳,不能被李云龙那个泥腿子带跑偏,得能压得住他!”
“最重要的一条,”儒雅首长补充道,“要能和那个神秘的‘总工程师’建立良好的关系,把技术核心,也团结在我们党的周围!”
一个个条件被提了出来,几位首长的脑海里,开始飞速筛选合适的人选。
最终,一个名字,浮现在了所有人心中。
……
延安,抗日军政大学。
一场关于《论持久战》的研讨会刚刚结束,学员们三三两两,还在热烈地讨论。
“我认为,战略防御阶段的重点,不仅在于消耗敌人有生力量,更在于发动群众,建立巩固的敌后根据地……”
一个清晰而有力的声音,引得周围学员纷纷侧目点头。
说话的年轻人,名叫赵刚。
燕京大学的高材生,一二·九运动的领袖。
他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八路军军装,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身上既有知识分子的书卷气,又有革命者的坚定与锐气。
就在此时,一名干部匆匆走进教室,径直来到他面前。
“赵刚同志,请跟我来,首长要见你。”
赵刚愣了一下,但没有多问,立刻整理好衣冠,跟着干部快步走了出去。
在最高指挥部的窑洞外,他见到了一位平日里只能在大会上远远看见的首长。
“报告首长,抗大学员赵刚,前来报到!”
首长点点头,递给他一份文件,眼神异常严肃。
“赵刚同志,组织上现在有一个极其重要,也极其特殊的任务,要交给你。”
赵刚接过文件,打开一看,呼吸不由得一滞。
那是一份盖着最高印章的任命书。
“兹任命:赵刚同志为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新编第一团政治委员,即刻启程,不得有误。”
新编第一团?
赵刚的心头闪过一丝困惑。
这个团他听说过,最近在报纸上风头正劲,打了个全歼日军坂田联队的大胜仗。
但他也听说,那个团长李云龙,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刺头,功劳大,犯的错误也同样大。
为一个团任命政委,为何会惊动最高首长亲自下令?
而且如此紧急,连个交接准备的时间都不给?
首长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沉重如山。
“赵刚同志,你的任务,不仅仅是当一个政委。”
“新一团的情况,很特殊,非常特殊。”
首长凝视着他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道。
“到了那里,你的首要任务,是保证这支部队,这股力量,永远姓‘党’,永远是我们人民的军队!”
“记住,这是命令!”
“是!保证完成任务!”
赵刚猛地立正,高声回答。
他不知道前方等待他的是怎样一个惊涛骇浪的局面,但他知道,一场前所未有的考验,即将开始。
一个满腹经纶的知识分子,一个没读过几天书的“泥腿子”团长。
一个讲究原则和纪律的政委,一个崇尚“狼肉”哲学的军事主官。
当这冰与火的组合,在那座隐藏着惊天秘密的深山基地里相遇,又会碰撞出怎样激烈的火花?
赵刚握着那份滚烫的调令,望向晋西北的方向,心中已是波澜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