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指挥部内,死寂无声。
从被坦克炮管粗暴撞开的大门外,飘进一股浓烈的硝烟、泥土与血腥混合的气味。
美国陆军上校马歇尔,这位从诺曼底血肉磨坊里爬出来的精英,视线死死钉在林凡身上,带着审讯般的压迫感。
“林先生,我以上帝的名义发誓,即使是底特律的全部产能,也无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在亚洲大陆上武装出这样一支军队。”
马歇尔的身体微微前倾。
双手交叉,撑在冰冷的桌面上。
他的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苏联人最好的坦克在我们最新的潘兴将军面前也要掂量一下,而你们的……”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寻找一个合适的词。
“恕我直言,你们的技术,不属于这个时代。”
“它到底从何而来?”
这个问题,像一颗无形的子弹,直射林凡的眉心。
旁边的李云龙眉头拧成了疙瘩,张嘴就要骂娘,却被林凡一个平静的眼神制止了。
林凡端起桌上那杯已经凉透的茶水,轻轻抿了一口。
那从容的姿态,仿佛马歇尔问的不是足以颠覆世界格局的惊天秘密,而只是今天的天气如何。
“上校,你听说过一个词吗?”
林凡放下茶杯,声音不起波澜。
“人才流失。”
马歇尔一愣。
“三十年代,一群逃离欧洲的顶尖大脑,他们不想为纳粹服务,一部分去了你们美国,造出了原子弹。”
“但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选择了另一条路,选择了另一种信仰。”
林凡的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发出规律的“嗒、嗒”声。
“他们相信,人类的未来,不应该建立在资本的贪婪之上。”
马歇尔的瞳孔骤然收缩。
“你是说……德国的犹太科学家?”
“不止。”
林凡摇了摇头。
“还有一些怀揣着红色理想的苏联工程师,他们不认同斯大林的大清洗,但依旧忠于自己的信仰。他们通过一些……非官方渠道,给了我们一些志同道合的帮助。”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得感谢我们的敌人。”
林凡指了指墙角,那里堆放着一些日军仓库里的残骸,一台被炸坏的电台,一截扭曲的九七式坦克履带。
“日本人和德国人,是最好的老师。他们用最先进的装备,手把手地教我们,什么是现代工业。”
“我们只不过是……比较擅长逆向工程而已。”
一个天衣无缝的故事。
半真半假,环环相扣。
它将德国的科学、苏联的理想、中国的坚韧,完美地编织在一起,让马歇尔无法证实,更无法证伪。
他沉默了,大脑飞速运转,试图找出这个故事里的任何一丝破绽。
林凡似乎并不在意他的怀疑,伸手从旁边拿过一摞文件,那是从冈村宁次指挥部里缴获的战利品。
他随手翻阅着,像是在整理一些无关紧要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