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寂。
整个车间,除了机器雷打不动的轰鸣,再无半点人声。
李云龙的心跳,像是被人用大锤狠狠擂了一下,骤然停摆。
完了!
老底要被揭穿了!
他的目光下意识地投向林凡,眼神里的惊慌几乎要溢出来。
赵刚的额角,一颗豆大的冷汗,正顺着他紧绷的脸部轮廓,缓缓滑落。
这个问题,无解。
就像一个死局。
整个华北,不,整个中国,谁能凭空变出这么稳定的电力?
这不是技术问题,这是物理学问题!
苏联将军瓦西里耶夫斯基的目光,像两柄淬了冰的手术刀,钉在林凡的脸上,要将他从里到外,彻底剖开。
他身后的克格勃军官们,手已按在枪柄上,空气中弥漫着火药即将被点燃的危险气息。
然而,就在这几乎凝固的空气中。
林凡笑了。
他没有惊慌,甚至没有一丝意外。
那笑容平静、坦然,像一个老师,在面对一个求知欲旺盛,却又问到了关键点的学生。
“将军,问得好。”
林凡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穿透了机器的轰鸣,传入每一个人的耳朵。
他转过身,缓步走到那根粗大的黑色电缆前,用手轻轻拍了拍。
“这确实不是靠发电厂提供的能源。”
一句话,让李云龙和赵刚的心,瞬间沉到了谷底。
他承认了?!
瓦西里耶夫斯基将军的眼眸深处,闪过一丝果然如此的了然。
“这是我们在这片土地上,发现的最大秘密之一。”
林凡话锋一转,语气里带上了一丝神秘和自豪。
“我们称之为——地热能源。”
地热能源?
这个陌生的词汇,让在场所有的苏联人都愣住了。
包括那位知识渊博的技术上校彼得罗夫。
“将军,您知道,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山西,以什么闻名吗?”
林凡没有等对方回答,自顾自地说道。
“是煤。”
“无穷无尽的煤炭,在地底燃烧了千百万年,积蓄了难以想象的热量。”
“而同时,我们这里,还有丰富的地下水。”
他说着,从旁边的工作台上,拿起一个不知道什么时候准备好的金属模型。
模型结构复杂,有锅炉,有管道,有涡轮。
“我们的专家团队,受到德国V2火箭燃料泵的启发,设计出一种高压钻头,可以深入地下千米,将高压水流注入滚烫的煤层。”
“水,在高温高压下,瞬间汽化成超高压蒸汽,再通过另一条管道,回收到地面,推动我们特殊设计的涡轮机组发电。”
林凡指着模型,侃侃而谈。
“我们将其命名为‘可控地热循环发电系统’。”
“理论上,只要脚下的煤层不熄灭,我们的电力,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他说的每一个字,都带着不容置疑的科学严谨性。
那套理论,听起来荒诞不经,却又在逻辑上严丝合缝。
把地球当成一个巨大的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