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星骸血途

无相子 任瑕 1975 字 3天前

引龙桥在我们踏出其范围的刹那,便化作点点光屑,无声消散于身后的“空无”之中。九龙镇渊柱的璀璨光芒徐徐黯淡,褪去最后一丝余晖,重归亘古不变的沉寂。那片承载着洪荒秘辛、见证龙族兴衰的祖龙渊,再次隐没于不可知、不可测的维度缝隙,仿佛从未开启过,只留下无边的龙骸迷障,诉说着远古的苍凉。

唯有敖倾眉心那若隐若现的暗金龙印,在光屑消散后依旧流转着温润的光泽,以及她周身愈发深邃厚重、隐隐与周遭远古龙骸产生共鸣的古老龙威,无声证明着方才的一切并非虚幻。

她静立在虚空之中,闭目凝神,似在消化脑海中奔涌的祖龙传承信息,以及那份跨越万古的沉重遗志。良久,她缓缓睁眼,那双往日清冽如冰泉的龙眸,此刻多了几分源自祖龙血脉源头的沧桑,以及承载使命后的沉毅坚定,再无半分往日的青涩。

“我们必须尽快赶往东海。”她转头看向我,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归墟之眼即将开启,那是获取下一枚钥匙碎片的最后时机,也是……佛母为我们设下的最危险陷阱。”

我微微颔首,目光扫过这片无边无际、骸骨如山的龙骸迷障。祖龙意志最后的话语仍在识海回荡——东海之极,归墟之眼。那里不仅藏有下一枚“钥匙”碎片的线索,更大概率是佛母精心布置的杀局,等待我们自投罗网。带着重伤未愈、道基受损的吕洞宾前往,无疑是将最大的软肋暴露在敌人早已备好的刀锋之下。

然而,若将他单独留在此地,抛入这危机四伏、遍布葬龙涡与骸骨龙兽的龙骸迷障中,与直接送入虎口没有区别。

“他的伤势……”我低头看向背上依旧昏迷不醒的吕洞宾,他的气息在祖龙渊精纯本源的滋养下稍显平稳,但体内道基上的细密裂纹,仍在隐隐散发着归墟死气,触目惊心,绝非短期能够恢复。

“东海龙宫或许有办法。”敖倾开口,继承部分祖龙记忆后,她的见识与格局已非往日可比,“四海之中,东海底蕴最为深厚,传承也最为完整。归墟之眼异动关乎四海安危,他们必然有所察觉。或许……我们可以寻求他们的合作。”

合作?与东海龙族?我想起西海龙王敖闰那复杂难明的态度,心中并无多少把握。但眼下局势紧迫,除了寄望于东海龙宫的底蕴,似乎也别无他选。

“先离开这里。”我沉声道,语气带着一丝警惕。佛母的触须能延伸至祖龙渊外,没理由在我们离开后毫无动作,这龙骸迷障中或许早已暗藏埋伏。

敖倾点头,再次闭上双眼,眉心的暗金龙印微光流转,似乎在感应着远古龙骸残留的气息与路径。片刻后,她睁开眼,指向一个方向:“这边有一条相对安全的路径,沿途残留着远古龙族的战意,能驱散大部分虚空陷阱与低阶魔物。”

有她这位新晋的“祖龙传承者”引路,归程比来时顺利了许多。那些曾令我们棘手的葬龙涡,在感应到她身上纯正而古老的龙威时,纷纷收缩隐匿;游荡的骸骨龙兽则要么退避三舍,要么被路径上残留的龙族战意提前激发,尚未靠近便自行崩解湮灭。

我们如同行走在一条由无数远古龙魂默默守护的归程,只是那些龙魂用生命守护的家园,早已破碎在万古时光长河之中,只余下无尽的骸骨与悲凉。

穿越龙骸迷障,重返相对稳定的虚空领域。敖倾停下脚步,指尖再次逼出一滴泛着金光的龙血,以龙族秘法感应东海的准确方位。龙血悬浮在她掌心,微微震颤,散发出与东海龙脉呼应的波动。

“距离不近,需穿越数片上古战场遗墟,途中能量紊乱,恐不太平。”她收起龙血,脸色又添了几分苍白,连续催动血脉秘法与寻路咒文,对她尚未完全恢复的龙元消耗极大。

“无妨。”我道,语气平静却坚定。再凶险的路途,也比在敌人精心算计的陷阱中被动打转要好。

我们不再耽搁,身形化作两道交织的流光——冰蓝与灰黑相互映衬,朝着东海所在的方向疾驰而去。我背负着吕洞宾,将遁速维持在敖倾能够跟上的极限;她虽得祖龙传承,力量却仍在消化融合,此刻远未恢复到巅峰状态,只能全力紧随。

沿途不时能见到残破不堪的星舟残骸,有的还残留着烧焦的痕迹;巨大如山脉的不知名生物骸骨漂浮在黑暗中,骨骼上布满狰狞的裂痕;甚至有一些悬浮的、散发着诡异能量的破碎大陆,其上残留着上古大战的痕迹。这些都是远古那场“大清洗”留下的疮痍,无声诉说着曾经的惨烈与悲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