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工人之家计划启

哈佛商学院的案例集漂洋过海,摆在鲁智深宽大的红木办公桌上,烫金的封面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蜂窝联盟的三十个“蜂巢”在铁砧子镇工业园里生机勃勃地运转,订单如潮水般涌来,机器的轰鸣声日夜不息。资本市场的追捧、学术界的赞誉、媒体的聚焦……“智深建筑”的声望如日中天。然而,鲁智深豹眼深处,却始终锁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霾。那阴霾,不在报表的数字里,不在股价的曲线上,而在……工地的角落里。

一个暴雨过后的傍晚。鲁智深独自一人,穿着工装,踩着泥泞,巡视“东湖新城”项目工地。雨水冲刷后的空气带着泥土的腥气,工棚区低矮潮湿,临时搭建的板房里,传来孩子的哭闹声和大人疲惫的呵斥。他走到一处背风的角落,看到一个约莫七八岁的小女孩,正蜷缩在一块沾满泥水的预制板上,借着昏暗的灯光,趴着写作业。她的小手冻得通红,作业本被雨水打湿了一角,皱巴巴的。旁边,她的父亲——一个钢筋工,正就着咸菜啃着冷馒头,满脸愁容。

“娃……作业写完了没?”父亲声音沙哑。

“快了……爸爸……就是……桌子晃……字写歪了……”小女孩小声说。

“将就点……等爸发了钱……给你买个折叠桌……”父亲叹了口气,眼神里满是无奈和愧疚。

鲁智深站在阴影里,静静地看着。豹眼中没有愤怒,只有一种深沉的刺痛。他想起自己小时候,跟着父亲在工地搬砖,趴在砖垛上写作业的场景。寒风刺骨,砖头硌得胸口生疼,铅笔芯总是断……那种滋味,他刻骨铭心。如今,他的公司市值几百亿,他的工人兄弟跟着他拼死拼活盖起高楼大厦,可他们的孩子……却依然要趴在泥水里写字!

“骨头硬了……良心正了……钱干净了……”鲁智深低声自语,声音在潮湿的空气中显得格外沉重,“可兄弟们……连个让娃好好写字的窝……都没有!”

他猛地转身!大步流星走回总部!泥浆溅满了裤腿也浑然不觉!

“开会!紧急会议!”鲁智深一脚踹开会议室的门,声音如同炸雷!震得正在讨论蜂窝联盟订单分配的几个高管一哆嗦!

“鲁总……怎么了?”李水根赶紧站起来。

“看!”鲁智深把手机拍在桌上,屏幕上是他刚刚拍下的照片——小女孩趴在预制板上写作业,小脸冻得通红,作业本湿了一角。

“这是谁家的娃?”他豹眼扫过众人。

“是……是老周家的……周小梅……”张黑子认了出来,“钢筋班老周!跟了您快十年的老兄弟!他老婆在老家照顾老人,孩子……只能跟着他在工地……”

“跟着在工地?!”鲁智深声音陡然拔高,“就趴在这泥水地里写字?!风吹雨淋?!连张像样的桌子都没有?!”

会议室一片死寂。高管们面面相觑,脸上都有些尴尬。公司效益好了,大家关注的都是订单、利润、股价、扩张……谁想过这些“小事”?

“小事?!”鲁智深仿佛看穿了他们的心思,豹眼中燃烧着怒火,“这是天大的事!”

“兄弟们跟着洒家!风里来!雨里去!流血流汗!盖了多少高楼大厦?!可他们自己的孩子!连个写作业的地方都没有!这他妈是洒家的耻辱!是‘智深建筑’的耻辱!”

他猛地一拍桌子!

“从今天起!启动‘工人之家’计划!”

“洒家!要给兄弟们!安个家!给娃们!一个能好好读书的窝!”

命令如山倒!

“工人之家”计划,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瞬间在“智深建筑”内部掀起滔天巨浪!

计划核心:在六个大型项目工地(包括柬埔寨“阳光新城”),试点建设高标准“家庭宿舍区”!

标准?鲁智深亲自定!

“第一!房子!要结实!要干净!要亮堂!每户独立!带厨卫!”

“第二!配套!要齐全!儿童活动室!图书角!免费WiFi!必须!”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鲁智深豹眼如电,指着设计图上一个细节,“每间宿舍!给娃配一张书桌!要最好的!可升降!带护眼灯!带书架!要能跟着娃长高!要用到上大学!”

“可升降书桌?!”设计总监愣住了,“鲁总……这……成本……”

“成本?!”鲁智深豹眼一瞪,“洒家盖楼赚的钱!不就是给兄弟们花的?!洒家少买一辆车!少请一顿饭!够给一百个娃买桌子!够不够?!”

“够!够!”设计总监汗都下来了。

“不够!”鲁智深斩钉截铁,“洒家要最好的!带人体工学!带智能调光!要德国进口的铰链!要能用十年不坏!”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下来,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温情:

“娃的脊梁骨……不能弯!”

计划启动!资金优先保障!鲁智深亲自督战!

选址!避开噪音和粉尘区!靠近工地出入口,方便接送!

小主,

建房!不用简易板房!用轻钢龙骨+环保保温材料!外墙刷上明亮的暖黄色!屋顶铺上太阳能板!

室内!独立厨卫!空调!热水器!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