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猴带回消息时,脸上还带着被冻出来的红血丝。他把一个用油布包着的账本塞进李砚手里,压低声音:“大人,这是张丞相监造军械的采买账,小的费了好大劲才从库房管事那弄来的——那老小子嘴严得很,给了他二两银子才肯松口。”
李砚把账本摊在桌上,借着烛光翻看。上面的字迹歪歪扭扭,记录得乱七八糟,一会儿写“铁甲三千副,银五千两”,一会儿又写“弓箭五百副,银三千两”,数字前后矛盾,一看就是假账。
“这哪是账本,分明是糊弄小孩的涂鸦。”李砚皱着眉,用手指点着其中一行,“你看这里,买牛皮的钱比买铁的还贵,牛皮能有铁值钱?明显是虚报。”
瘦猴凑过来看:“小的也觉得不对劲。那库房管事说,这批军械的材料都是从‘和顺记’采买的,老板姓王,跟张丞相是亲戚。”
“和顺记?”李砚心里一动,“我好像在哪听过这个名字。”
他想了想,忽然记起来——上次去王都的集市,看到过一家气派的绸缎庄,招牌上就写着“和顺记”,门口停着好几辆马车,一看就是有钱人光顾的地方。
“一个卖绸缎的,怎么会突然卖军械材料?”李砚觉得奇怪,“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第二天一早,李砚换上便服,带着瘦猴去了和顺记。绸缎庄果然气派,门脸是用上好的红木做的,上面雕着缠枝莲纹,伙计穿着体面的绸缎褂子,见人就点头哈腰。
李砚假装要买绸缎,跟伙计闲聊:“你们家生意真好,不光卖绸缎,听说还做军械生意?”
伙计脸色微变,勉强笑道:“客官说笑了,我们就是个小绸缎庄,哪懂什么军械。”
李砚没再追问,假装选了块布料,付了钱就离开。刚走出没几步,就看到一个穿着锦袍的中年男人从后门进来,伙计们见了他,都恭恭敬敬地喊“王老板”。
“那就是和顺记的老板王顺。”瘦猴低声说,“小的打听了,他是张丞相的内弟,以前就是个街头混混,靠张丞相才发的家。”
李砚看着王顺走进后院,心里有了数:“走,去他的材料仓库看看。”
和顺记的仓库在城郊,是个围着高墙的院子。李砚和瘦猴绕到后院,翻墙进去,里面堆着不少木箱,有的标着“铁甲”,有的标着“牛角”。
李砚撬开一个标着“铁甲”的箱子,里面装的根本不是铁甲,而是些生锈的铁片,薄得像饼干,用手一掰就弯。另一个标着“牛角”的箱子里,装的是些劣质的塑料——李砚认得,这是异界一种廉价的树脂,看着像牛角,其实一点韧性都没有。
“果然是他。”李砚心里的火噌地就上来了,“用这些破烂冒充好材料,再虚报价格,把银子揣进自己腰包——张丞相这是把军饷当成自己的金库了。”
瘦猴在旁边的箱子里翻出一本出货单,上面写着“某月某日,送铁甲三千副至军械库,收银五千两”,落款是王顺,旁边还有个模糊的手印,看着像张丞相的私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