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指尖叩着紫檀木案,案上茶盏晃出细碎涟漪。活捉达赖是扬国威的体面,可西藏偏远,宗教根基深厚,小昭寺更是文成公主所建,承载着汉藏百年情谊——若真在那里动武拿人,倒像是在精美的瓷器上劈斧,既伤了器物,更易寒了当地百姓的心,反倒可能再生乱子。
“皇上在愁什么?”
温润声音自屏风后转出,甄嬛捧着盏新沏的雨前龙井进来,鬓边素银簪随脚步轻晃,碎光落在素色宫装上。她将茶盏往皇帝手边推了推,指尖避开滚烫杯壁:“岳将军三个月内稳住战局,已是难得。达赖是杀是擒,原不在这一时半刻。”
皇帝抬眼看她,烛火在她眼底投下柔和光:“你倒说说,怎么个不急法?”
“西藏苦寒,百姓信教如命。小昭寺于他们而言,不只是佛堂,更是汉藏一家的念想。”甄嬛垂眸搅了搅茶,碧绿茶叶在水中打转,语气却透着通透,“达赖躲在那里,若强行捉拿,百姓必以为朝廷要毁公主遗泽,反倒给乱党可乘之机;可若放了,又显朝廷懦弱,难服众心。”
她顿了顿,抬眸时眼里亮着清亮光:“不如暂将他圈禁在小昭寺,派亲信看管,再让岳将军奏请皇上,许当地高僧继续在寺中主持法事,只说达赖‘感怀公主恩德,愿在此潜心修行赎己之罪’。如此一来,既全了文成公主颜面,显了皇恩浩荡,又断了乱党以他为名起事的念头,更能安西藏民心——一举三得,岂不比强行捉拿稳妥?”
皇帝指尖的叩击骤然停了。他望着甄嬛,眼底沉吟渐渐化开,染上几分真切赞赏——这女子总能在一团乱麻里,抽出最妥帖的那根线,既顾全朝廷体面,又暗合安抚民心的门道,比那些只会喊“斩草除根”的武将,多了十倍的通透与远见。
“你这脑子,倒比军机处的老狐狸还灵光。”皇帝伸手将她揽到膝上,掌心抚过她的发,语气里带着难得的松弛,“朕怎么就没早些发现,你竟是个能与朕说这些的人。”
甄嬛往他怀里靠了靠,声音软软的,却藏着分寸:“皇上是天子,要顾万里江山,看的是全局;臣妾不过是站在一旁,替皇上多瞧一眼寻常人的心思罢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殿外漏刻滴答作响,更夫的梆子声隐隐传来。皇帝低头,见她鬓边银簪映着烛火,泛着温润光,忽然没了批阅奏折的兴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