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长安方向炎汉魏延大军被潼关所阻,迟迟不能推进,魏延数日闷闷不乐。一日魏延乃召众将于中军大帐内商议。
魏延:“今炎汉各部接连取得战果,唯独我部尺寸之功未立,虽吾军日夜抛射震天雷至潼关,然潼关关高城厚,竟岿然不动,我意已决,当实施子午谷奇谋(拿错剧本,叉出去,笑),当施行阴渡汾河奇袭魏国河东郡奇谋,吾自领一军渡汾河,奇袭河东,后袭晋阳,众将以为如何?”
偏将军赵统、裨将军赵广谏曰:“车骑将军不必轻动,且派末将领兵攻取便是,将军宜在潼关牵制郭淮大军,让郭淮无暇顾及河东,况十年前,我兄弟就已随父亲到过河东,山川风貌,地形地势乃掌握于胸,此去,乃轻车熟路尔!”
斄乡侯马承(马超之子)道:“赵统、赵广所言极是,末将愿协助车骑将军佯攻潼关……”
魏延:“先奏报成都朝廷,如若汝等立下大功,此大功亦有吾一半功劳!”
众人皆笑:“诺!”
于是魏延拨与赵统、赵广二人五千铁骑,其中一千乃是十年前跟随赵云渡渭河欲袭河东的那批健儿。
魏延:“此五千精骑皆乃我西路大军之精锐,汝等要善加利用,勿负朝廷!”
又密授赵统、赵广行军机要。
最后命信鸽官传消息于成都。
曹魏嘉平二年(249年)深秋,汾河谷地的晨雾如纱,笼罩着两岸起伏的丘陵。河水蜿蜒如带,在朝阳下泛着粼粼金光,河畔的芦苇随风摇曳,沙沙作响。远处,太行山的余脉如巨龙盘踞,山色苍茫,与天际相接。
赵统勒马河畔,望着对岸隐约可见的魏军旗帜,眉头微皱。他身旁的弟弟赵广轻抚战马鬃毛,低声道:“兄长,斥候回报,魏将兼并州牧孙礼已在河东郡布防,三千并州铁骑沿汾水列阵,另有数千步卒扼守渡口。”
赵统点头,目光沉静:“孙礼此人,善用骑兵,昔日曾在陇西与姜维交锋,未分胜负。此番我军五千骑渡河,须速战速决,不可久拖。”
身后,五千汉骑静默无声,人马皆披轻甲,刀戟映着晨光,寒芒闪烁。这些骑兵多来自凉州,久经战阵,骑术精湛。他们胯下的西凉战马,蹄铁裹布,行进时几无声息。
“汾水浅,可涉渡。”赵广指向河面,“但魏军必在浅滩设伏。”
赵统冷笑:“正合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