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司马懿魏延潼关交兵 赵云关统领援军北上

却说司马懿集结近七万大军从洛阳出发时,早已被城中大汉细作探明,急用信鸽飞报魏延。

魏延正于潼关前中军大营内与众将商议如何攻克潼关,见信鸽来报,也不忧愁,甚有欣喜之色:“昔日丞相与司马懿老贼交兵多年,互有胜负,今我部兵精粮足,吾倒要看司马懿有何能耐!”

参军蒋斌(蒋琬之子)颇为谨慎,谏曰:“我军将士装备虽精良、粮食亦充裕,然司马懿乃魏国第一智将,还望将军谨慎对待,抄送一份情报与成都,以防不测……”

赵广亦谏曰:“我军久攻潼关而不克,士气已衰,而司马懿率军前来,汇合潼关郭淮、师篡、戴陵、司马望等将,总兵力已近七万人,定士气高昂,望前将军切勿轻敌,当转攻为守,否则将重蹈关将军……”

魏延立即打断赵广:“懿又不多一头颅,有何惧哉?我大军于潼关前不顾敌方箭矢,耗尽心血垒起之土山,又要推平之??

况我军兵力虽不及司马懿,然皆精兵劲卒也,人人披坚持锐,弓弩营,铁甲营,精骑马队皆备,汝等可曾闻‘兵不在多而在于精’焉?”遂皆弃而不用。

蒋斌见魏延高傲,不听劝阻,也不与其计较,急命信鸽官抄录一份军情送于成都(为确保信息能准确送到,汉境内之情报一般会同时用驿马送800里加急公文,信鸽也会一天内发送数只,以免信鸽在飞行途中被老鹰叼走吃掉,恕不赘述,)。

赵广亦旋即领军于三大营前多立拒马、鹿角,以备不测。

又过一日,司马懿亲率大军支援潼关之军情已经送抵成都,

汉皇刘禅看后大惊失色,急招众文武于成都承露殿内商议:

刘禅:“今,精兵良将已被抽调至各地作战,如何是好?众爱卿皆畅所欲言。”

谯周首先出列:“昔日,吾劝陛下罢兵而劝课农桑,陛下不用,以致招此大祸,以致应验成都西郊之噩兆……”

刘禅:“光禄大夫请言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