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刘禅命工匠铸造金银币 八口陨铁宝剑赐予众将

书接上回,大将军曹爽一声令下,命王凌、文鸯、文钦统领淮南三万兵马,携江东所有战船沿濡须口南下——既为驰援建业,更带来了四十万担粮草、二百万贯五铢钱的援助。

沉甸甸的物资压得船舷几乎贴近水面,恰似魏国对东吴的掌控欲,沉甸甸压在江东的土地上。

蜀将张翼、廖化、吴懿听闻消息,连夜撤出会稽、钱塘、安章等沿海郡县。退兵非因怯懦,实乃时势所迫:

一来蜀汉水师初成,楼船虽新却未历大战,怎敌魏国水师百战精锐;

二来姜维、王平、孟获等部早已抽走大半兵力,留守给自己的数千人人马不过是虚张声势,若当真与魏军水师交锋,无异于以卵击石。

洛阳城下,诸葛亮大军攻破伊阙关后并未急攻,只是扎营于洛水之畔,这让许昌、汝南的魏军将领坐立难安。

桓范、夏侯霸、夏侯和、诸葛诞、夏侯威等人看得明白:诸葛亮若破洛阳,邺城朝廷便是下一个目标,届时自己终将落得“唇亡齿寒”的下场。

于是在司马懿近乎嘶哑的哀求下,五人合兵五万扑向新野——这座由关彝、诸葛瞻统领的城池驻有汉军三四万,恰如一根楔子钉在中原腹地,魏军猛攻半月,终在护城河外与汉军形成对峙,洛阳城下的压力总算减轻了几分。

时序流转至251年九月,三国战线暂归平静。

王凌率一万魏军进驻建业,文鸯、文钦则领两万兵马屯驻豫章,东吴的城池里,终于插上了魏国的旗号。

幼帝孙亮站在宫城角楼上,望着街面上耀武扬威的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