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回,三国大地终归一统,虽偶有边角未靖,然天下大势已定。
时序流转至公元252年,中秋的桂香尚未散尽,清晨的露水还凝在宫苑的石阶上。
刘禅已与赵云并肩立于演武场中。剑光起落间,银须随劲风飘动,年过八旬的赵云招式仍稳如磐石,只是收剑时轻咳两声,终究难掩岁月痕迹。
“陛下,”
赵云收剑入鞘,躬身行礼时腰杆依旧挺直。
“老臣离家已近六十载,先随公孙将军驰骋,后伴先帝转战四方,如今家国安定,只想回常山看看故土,若能卸甲归田,便是此生圆满。”话音里藏着的,是征战半生的疲惫,更是落叶归根的执念。
刘禅望着这位两朝元老,想起当年东征北讨的悍勇,再看眼前霜雪满鬓的老者,终究不忍。
“老将军功在社稷,岂能容你就此归隐?”他扶起赵云,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坚持,“朕准你归乡省亲半年,一应仪仗供给从优,只是这大将军精印,还得请你暂存着。”
随行的赵统、赵广早已收拾妥当,赵家亲眷四十余口也备好行囊。车马离了长安,一路向东,越靠近常山郡界,赵云的目光便越发灼热。行至郡治真定县外,远远望见乡邻们捧着酒浆、牵着孩童在道旁等候,领头的乡老颤巍巍捧着族谱,见了赵云便跪地便拜:“大将军,您可算回来了!”
簇拥着穿过熟悉又陌生的街巷,青砖灰瓦间还能辨认出当年宅院的轮廓,只是墙皮早已斑驳。赵云伸手抚过巷口那棵老槐树,树皮粗糙如老茧,恍惚间竟听见年少时的笑语——那是邻家姑娘总爱倚着树,看他舞弄那柄生锈的铁剑。
“再见了心爱的梦中女孩,我将要去远方寻找未来……”
当年离乡时哼的调子,此刻竟在舌尖打转。可问遍了乡邻,却没人说得清那姑娘的下落。兵荒马乱的年月,或许死于流寇,或许嫁去了远方,或许早已化作一抔黄土,谁又说得准呢?赵云望着暮色里模糊的屋舍,悄悄别过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