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湘水之盟——东吴偷袭荆州的前奏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侯割据。赤壁之战后,曹操元气大伤,退回北方,荆州这片战略要地便被刘备、孙权和曹操三方势力瓜分。

刘备占据荆州南部的长沙、零陵、桂阳、武陵四郡,后又从孙权处借得南郡,实力得到了极大的扩充。而孙权虽在赤壁之战中出力甚多,却只得到了江夏郡和南郡部分地区,对于刘备占据荆州大部分土地,心中一直耿耿于怀。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刘备成功夺取益州,消息传到东吴,孙权再也坐不住了。他觉得刘备如今已占据富饶的益州,荆州的地盘也该归还一部分了。

于是,孙权派遣中司马诸葛瑾出使成都,向刘备索要荆州的长沙、零陵、桂阳三郡。诸葛瑾怀着使命来到成都,受到刘备的军师将军诸葛亮的官方接待。兄弟二人虽为至亲,但各为其主,只在官方场合会面,从不私下单独交流,以免遭受猜忌。

诸葛瑾见到刘备后,先是表达了孙刘两家继续巩固联盟的意愿,随后便委婉地转达了孙权要讨回三郡的意思。

刘备哪里肯轻易让出领土,他假意推脱道:“我正在谋划夺取凉州,等凉州平定后,一定把荆州全部归还给东吴。”

诸葛瑾一听便知这是刘备的托词,几番交涉无果后,只能无奈地回到江东复命。

孙权得知刘备的答复后,勃然大怒,骂道:“这分明是用夺取凉州做借口,就是不想归还荆州,纯粹是拖延时间!”

孙权决定不再与刘备客气,立刻任命长史全柔等人分别为桂阳、零陵、长沙三郡的太守,准备派他们去接收三郡。

同时,孙权与鲁肃、吕蒙商议下一步对策,吕蒙提出了武力夺取荆州三郡的方案,孙权觉得此计甚妙,便采纳了。

孙权派官员接收三郡的消息很快传到了镇守荆州的关羽耳中。关羽听闻,顿时火冒三丈,他一向高傲,怎会允许孙权派人来接收刘备的地盘?于是,关羽立刻传令三郡,将孙权所置官吏全部赶走。

被驱逐的全柔等官吏回去向孙权报告,孙权更是怒不可遏,当即决定实施武力夺取三郡的计划。

他召集众将,按照与吕蒙事先定好的计划,命偏将军吕蒙率孙皎、凌统、吕岱、鲜于丹、徐忠、孙规、孙茂等将领,领兵两万,去夺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

又命鲁肃领兵一万由陆口进屯巴丘,以防御关羽;孙权自己则驻军陆口,节制各军。

吕蒙率军向三郡进发,他深知此次任务艰巨,必须速战速决。

一路上,吕蒙写了多封劝降信,派人分别送往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对三郡官吏进行劝降和恫吓。

先说桂阳郡,当时太守赵云正在蜀中,郡中无主。郡丞、郡尉等一干官吏接到吕蒙的信后,心中十分惶恐。

他们自知无法抵挡东吴的两万大军,为了避免生灵涂炭,经过一番商议,决定献上降书,向吕蒙投降。

再说长沙郡,太守廖立接到吕蒙的信后,大吃一惊。这廖立乃是武陵郡临沅县人,被诸葛亮所赏识,称赞他是与庞统齐名的“楚之良才”,不到三十岁便被刘备提拔为长沙郡太守。

廖立一向自命不凡,可面对吕蒙的大军压境,他却慌了神。他心里清楚,自己根本无力抵抗东吴的进攻。于是,当夜廖立便弃了长沙,也不敢去见关羽,直接逃往益州向刘备报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