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早年的人生,是在四处漂泊中度过的。他虽曾攻取过不少地区和城镇,却始终像无根的浮萍,未能真正站稳脚跟。
即便后来占据了荆州,可南郡还是从东吴“借”来的,只有拿下成都后,他才终于拥有了一块真正属于自己的、稳固的地盘。
或许是太过激动,刘备进城之初,还闹了个小糗事——他的部下们进城后,像是被施了魔法一般,急急忙忙地跑到府库,争抢起里面的财物,把本该立即处理的正事都抛到了九霄云外。
这并非是刘备军纪不严,只因在围攻成都时,他曾与部下有过约定:“若事定,府库百物,孤无预焉。”意思是府库里的所有东西都归大伙,自己分文不取。
没有了“约法三章”的约束,部下们置身于成都这般如同花花世界般的繁华之地,自然是“竞取宝物”,沉醉在收获的喜悦之中。
接下来,这位刚刚成为益州新主人的刘备,开始着手处理战争的善后事宜。如何对待刘璋及其部下,成了当时摆在他面前最紧迫的问题。
刘璋并非残暴不仁的“暴君”,而且是主动投降,刘备自然没有杀他的理由。
于是,刘备下令将刘璋迁往南郡公安县,让他在关羽的严密监视下,当个有名无实的地方官,还把他过去拥有的所有财物,以及“振威将军”的印绶,都一并送了过去,也算给了他几分体面。
对于刘璋的部下,刘备则展现出了宽广的胸襟,大多将他们收归到自己麾下。早先兵围成都时,刘璋手下的蜀郡太守许靖,曾企图弃城逃跑,结果被人发现。
因为当时正值危急关头,诛杀自己人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刘璋便放过了许靖。刘璋投降后,刘备对这位素有“天下名士”之称的许靖极为鄙夷,觉得他缺乏身为臣子应有的才能与品德。
就在这时,法正前来劝说:“许靖固然是‘天下有获虚誉而无其实者’,但主公您的大业刚刚兴起,许靖的名声早已四海皆知,您若是弃用他,手下人恐怕会觉得您有害贤之嫌啊。”
于是,刘备听从了法正的建议,起用了许靖,此后一直让他担任那些官位崇高却无实权的闲职。这般做法,显然是效仿战国时燕昭王“千金买马骨”的典故,以此向天下人彰显自己求贤若渴的姿态。
与徒有虚名的许靖不同,同属刘璋旧部的刘巴,却是极具真才实学之人。他也是从荆襄之地入蜀,却走了一条与诸葛亮等人截然不同的道路。
刘巴的“派系”色彩十分模糊,他原本是荆州牧刘表的手下,后来归附了曹操。
曹操派他到荆州江南一带拓展势力,可没过多久,赤壁之战爆发,刘巴不幸被困在了江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