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北伐大军为何先取陇西?

蜀汉北伐先取陇西:战略抉择与深远影响

在三国历史的波澜画卷中,蜀汉丞相诸葛亮主导的北伐战争无疑是最为浓墨重彩的篇章之一。

而在北伐战略的布局上,诸葛亮拒绝了魏延直取关中的“奇谋”,坚定地选择先出祁山,谋取陇西,这一决策背后蕴含着极为深远的战略考量,对蜀汉的兴衰乃至整个三国局势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关中残破:难以支撑的战略困局

早在西汉末年,曾盛极一时、素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关中平原,便因连绵不断的战乱而遭受重创。

光武帝刘秀鉴于关中的凋敝,无奈放弃长安,将都城迁至洛阳。时光流转至初平元年(190 年),董卓挟持汉献帝短暂迁都长安,却又引发了李傕郭汜之乱。

这场祸乱如汹涌的恶浪,瞬间冲垮了关中地区脆弱的社会秩序,百姓们在战火中流离失所,纷纷逃往南阳、汉中及巴蜀等地求生。曾经繁华富庶的关中大地,一时间满目疮痍,民生凋零。

就连董卓麾下的军阀巨头张济,也因缺粮少饷,不得不率领部众前往南阳就食,最终在宛城不幸中流矢而亡。

此后,马超等势力与曹魏在关陇之间展开了长达数年的拉锯战。频繁的战事,使得关中的农业生产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粮食产量锐减,难以恢复往昔的繁荣。

由于长期缺粮,魏军在关中及陇西地区也不敢大规模部署兵力,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了蜀军可乘之机。

然而,若蜀军贸然倾巢而入关中,试图依靠汉中的粮运穿越险峻的秦岭来保障后勤补给,从后来数次北伐的实际情况来看,这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秦岭山脉地势复杂,道路崎岖难行,粮草转运不仅耗费巨大,而且极易遭到敌军的袭扰和拦截。

最终,蜀军在北伐中不得不屯田于渭水之滨的五丈原,以缓解粮食供应的压力。

二、陇西战略价值:稳固后方与经贸要道

从蜀汉的战略视角来看,想要与强大的曹魏逐鹿中原,必先夺取关中作为稳固的根据地。

然而,关中的背后,陇西地区的局势却如同一颗潜在的“定时炸弹”,时刻威胁着关中的安全。若不先扫平陇西的敌人,蜀汉即便占据了关中,也将面临腹背受敌的危险境地。

陇西地区地势险要,进可攻、退可守,是关中地区的重要屏障。

只有控制了陇西,才能确保关中的稳定,为进一步争夺中原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外,陇西在产业和经贸方面的独特价值,也对蜀汉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在当时,陇西是着名的良马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