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霍弋

霍弋也不慌,直接把南中各地的“叛乱预警报告”整理好,派人送到成都,还附了一句:“要是我走了,南中出事,谁来负责?”蒋琬一看报告,赶紧劝姜维:“霍弋在南中是‘定海神针’,不能动!”姜维这才作罢——霍弋用“实力”证明,自己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而是南中离不开的“硬核守将”。

公元258年,霍弋被调回成都,担任“太子右庶子”,负责辅佐太子刘璿。这时候的蜀汉已经“风雨飘摇”了:刘禅宠信黄皓,黄皓又跟陈祗、阎宇等人搞“小团体”,排挤姜维,朝廷里乌烟瘴气。

霍弋刚回成都,就看出了不对劲,他直接找到刘禅,说:“黄皓这个人只会拍马屁,要是让他掌权,肯定会误国,陛下得把他赶走!”刘禅听完,挠了挠头说:“黄皓就是个小太监,能掀起什么风浪?你别多管闲事。”霍弋还想再劝,刘禅直接摆手让他退下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后来黄皓知道霍弋“告黑状”,就想找机会报复他,霍弋也不傻,干脆主动申请“回南中”——他知道成都这地方“水太深”,还是南中适合自己。刘禅见霍弋“识趣”,就答应让他当“安南将军”,总管南中六郡的军政大事——霍弋这一去,就成了南中“说一不二的扛把子”。

公元263年,曹魏派钟会、邓艾伐蜀,蜀汉的“职场末日”来了。

消息传到南中,霍弋立马召集手下的将领,说:“成都肯定需要支援,咱们现在就整兵出发,去帮陛下守城!”可就在霍弋准备出兵的时候,成都传来消息:刘禅投降了,蜀汉亡了。

手下的将领都懵了,有人说:“咱们跟曹魏打了这么多年,现在陛下投降了,咱们也投降吧?”还有人说:“不行,咱们南中地势险要,不如跟曹魏拼了,实在不行就逃去东吴!”

霍弋却没慌,他对将领们说:“陛下投降是因为成都守不住,可咱们不能随便投降。现在曹魏还没派人来南中,咱们先守好自己的地盘,看看曹魏怎么对待陛下。要是陛下能平安无事,咱们再投降也不迟;要是曹魏敢害陛下,咱们就跟他们血战到底!”

说完这话,霍弋就开始“整军备战”:他把南中各地的粮食集中起来,分给士兵和百姓;又在各个关隘布置兵力,防止曹魏突然进攻;还派人去成都打听刘禅的消息。

过了几个月,打听消息的人回来报告:“曹魏封陛下为‘安乐公’,还让陛下住在洛阳,没亏待他。”霍弋这才松了口气,对将领们说:“陛下没事,咱们也该投降了。不过投降之前,咱们得跟曹魏说清楚:咱们投降是因为陛下平安,不是因为怕他们。而且南中这地方,还得让咱们自己管,曹魏不能随便派人来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