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血写的花名册

刘肖缓步走上石台,他的脸色依然苍白,但步伐稳健。当他转身面向众人时,阳光正好穿过云层,为他镀上一层金色的轮廓。

“同志们。”

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整个广场。没有慷慨激昂,没有悲痛欲绝,只有一种沉淀后的平静。

“今天,我们站在这里,送别我们的战友,我们的兄弟。”

他从怀中取出一本花名册,纸张已经有些发皱,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名字。

“陈志远。”他念出第一个名字,声音在山谷间回荡,“湖北黄安人,一九零七年生。在鹰嘴沟阻击战中,带领一个班阻击敌军两个小时,身中三弹,仍坚持战斗至最后一刻。”

台下传来压抑的抽泣声。

“王小山,江西萍乡人,一九零九年生。在转移伤员时遭遇敌军,为保护伤员毅然引开敌人,坠崖牺牲。”

“李振国...”

刘肖的声音平稳而坚定,他念出每一个名字,讲述着他们生命最后的时刻。有的壮烈,有的平凡,但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一个为理想献身的灵魂。

当念到“赵小满”时,刘肖停顿了一下。台下,一个年轻的学员终于忍不住哭出声来——那是赵小满生前最好的朋友。

“赵小满,四川仪陇人,一九一零年生。”刘肖的声音微微发颤,“在最后的白刃战中,他用身体为战友挡住刺刀,牺牲时距离他十七岁生日,还有二十三天。”

风声呜咽,如同天地也在为这些早逝的生命哀悼。

周文缓步上台,接过了刘肖手中的花名册。他的目光扫过台下每一张年轻而悲痛的脸庞。

“他们的血不会白流。”周文的声音如同磐石般坚定,“这些年轻的生命,是为了什么而牺牲?是为了让我们能够继续活下去,是为了让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不再经历这样的牺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走向台前,手指轻轻拂过那些木碑:“这些不是冰冷的木头,这是用热血书写的誓言。他们用生命告诉我们,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纸上谈兵。革命是要流血的,是要付出代价的!”

“但是!”周文的声音陡然提高,“正因为我们不愿意永远流血,所以才要革命!今天的牺牲,是为了明天的孩子们能够在一个和平的国度里长大,是为了我们的民族不再受欺辱,是为了这个古老的国度能够重新挺直脊梁!”

台下,学员们的眼神渐渐发生了变化。悲痛依然存在,但更多的是一种从心底燃起的火焰。

刘肖重新走上前,与周文并肩而立:“从今天起,我们要在这里建立一座英烈墙,每一块木碑都将被永久保存。每一位新入学的学员,都要在这里宣誓。每一位牺牲的同志,都将被记录在册,他们的故事将代代相传。”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坚毅如钢:“而我向你们承诺,从今天起,我们每个人都要替牺牲的同志多活一份,多干一份。我们要用双倍的努力,去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

赵立仁带领侦察分队的队员出列,他们举起手中的步枪,四十五度角向天。

“鸣枪——”

砰砰砰!

整齐的枪声在山谷间回荡,惊起一群飞鸟。枪声过后,是更加深沉的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