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旧照疑云与角落里的阴影

顾家的传媒帝国,不仅掌握着舆论喉舌,其信息搜集和调查能力,在某些灰色地带,甚至比郑氏更为灵通和深入。

“帮我查几个人,或者说,几个可能存在的‘影子’。”郑煦言在加密通讯里对顾轻舟说,将标注好的坐标和时间段发了过去,“重点排查与周氏有间接或直接关联的社会人员,尤其是在那个时间段,频繁出现在沪大附近,行为鬼祟的。”

顾轻舟没有多问,只回了一个简洁的“好”字。他了解郑煦言,若非掌握了重要线索,绝不会轻易动用这条关系。

接下来的几天,郑煦言如同一个最耐心的猎人,反复比对分析那些模糊的旧影像和顾轻舟那边陆续传回的碎片信息。进展缓慢,如同在迷雾中穿行,但方向却越来越清晰。

顾轻舟那边传来一个关键信息:通过交叉比对周氏数年前一些外围人员的通讯记录和消费轨迹,发现其中一人的手机信号,在多个关键时间点,都曾出现在楚南栀目光锁定的那些坐标附近!虽然无法直接证明此人当时就在现场执行任务,但巧合过多,便不再是巧合。

更重要的是,顾轻舟的人通过一些非常规渠道,接触到了当年曾被沪大开除的那个体育生(与梦中鸭舌帽男生体貌特征相似)的一个远房亲戚。据那亲戚酒后模糊的回忆,那个体育生被开除后,曾短暂跟过一个“很有钱、但来路不正”的老板混过一段时间,好像专门帮人处理些“不上台面”的事情,其中就包括去大学城“盯梢”某个女学生。

所有的线索,如同散落的拼图,在这一刻,被“周氏眼线”这个核心图案,彻底串联了起来!

真相,残酷而冰冷地浮出水面。

当年,周氏为了打击郑煦言这个崭露头角的继承人,早已在他身边布下了无形的网。他们或许是通过楚南栀在学术上的惊人表现,或许是通过她与郑煦言那短暂的靠近,将她视为了一个可以利用来打击、干扰郑煦言的“工具”或“突破口”。

那些眼线,如同跗骨之蛆,潜伏在暗处,监视着她的一举一动。那张决赛前的威胁纸条,很可能就是他们递出的。而她之后所有看似“任性”、“渣女”的行为——包括突然结束与他的关系、在比赛中那种看似随意却精准的发言(或许是为了某种自保或反击?)、以及最终的远走海外——极有可能,都是在这些无处不在的监视和潜在威胁下,被迫做出的、为了保护自己,甚至也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不牵连他而做出的抉择!

她不是那个搅乱了他世界的、任性妄为的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