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完工

这栋大厦正在以帆船酒店四倍的速度快速施工,而帆船酒店大部分采用的是钢质结构和模块化建材,而赛博大厦则是抗风抗振能力更强的混凝土框架结构。这座大厦一大特色就是横跨明珠东路,让这条路可以通过大楼内部的匝道直接进入停车场或者商场。

周一周二林邺都没出学校,实验室已经可以靠自动化系统运行了,变形元素的生产产能与之前相比已经翻了三倍,但依然只有可怜的300g每天,大厦的施工已经结束,萌萌今天一天都在跟五常代表沟通离岸实验场地的事儿,基本能得出一个结论是,允许在公海取得一片无主岛礁,近海防御由炎国和漂亮国太平洋第三舰队提供,毕竟赤道附近的海域尤其是在东亚太地区海盗猖獗。虽然各国也对实验室虎视眈眈,但大家如果都可以通过合法手段取得,谁也不想撕破脸。

这件事儿最终商量结论是林邺这边拥有一片浅水岛礁和其范围内五座岛屿的使用权,而这片土地属于国际领土。林邺也在联合国安理会拥有一席之地。不过相应的,林邺也付出了大量的技术成本。不过五家获得的技术都是一样的也会相互制衡,对林邺威胁不大,但有了这片土地的使用权,和联合国的运作,让林邺未来的路,可以走的走的更轻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下午林邺上完课就开车去实验室了,下一期的基础设备升级已经需要提上日程了。比如建一座大楼只需要几百架无人机机器人,而建造一个几十平方公里的水下实验室,数十层,地面三架可以升空的电磁弹弓支点每一架都有比第三舰队航母大三倍的尺寸,数十万吨。林邺保守估计如果需要在半年内完工三成,一年内完成除弹射器以外部分的建造,至少需要把目前的无人机施工队扩建30倍。

无人工厂现在的产能也在全力生产,为地下基地设计的三架施工机器人还需要10kg的变形元素作为转化熔炉,每架施工机器人都有将地下挖掘到的矿石转化为高密度矿石的能力,可以在不通过混合搅拌埋桩就可以直接像蜜蜂筑巢一样生产结构框架,不过结构中的金属部分则需要由陆地运输过去。

而这三架施工机器人会优先建造地下厂房,厂房会源源不断在岛屿上生产机器人参与施工。林邺的计划是这周五把三套熔炉送上飞机,发往魔都无人工厂,当晚就会使用三架鹫式运输机把三台大型施工机器人,所有的无人机施工队也会分别搭乘20架一代昆式运输机前往目标岛屿。

大型施工机器人本身是自带电弧反应炉的,而其它机器人需要通过外部电源充电,三架鹫式运输机第一波运送完之后还会源源不断运送无人机充电基站,大型电弧反应炉,以及必要建材至空港岛礁。林邺的计划是两周内在投放两架大型施工机器人并完成空港岛屿的基础施工,即将供电设施及施工机器人生产线在地下组装完毕,两个月内完成一座岛礁下的基地施工并成产出庞大的施工机器人团队,除变形元素构成的转化熔炉全部零件都可以在主岛完成生产。而自己的实验室这边,原来的服务器已经拆除的差不多了,准备再组装7台变形元素生产线,实现每天一公斤的产能。一个月后恢复运输机使用的大口径函道涡轮、火箭引擎、以及中小口径大推重比函道涡轮的生产。如果再不复工,林邺的资金链就要断了。

这一期的事儿安排妥当后,林邺便如释重负,可以轻松愉快地度过两周时光,起码在看完演唱会之前,都不会有太多琐事来叨扰自己。所以通常每个周三和周六,都是林邺和萌萌最为忙碌的时刻,唯有周日,才能稍作休憩。就像这个周末,显然是无法去找蓉蓉玩耍了。不过,林邺最为厉害之处在于,他可以不眠不休,让四个灵魂依次轮番休息。虽说肉体难免会疲惫不堪,但只要每两三个小时小憩十几二十分钟即可。因此,大多数学霸之所以出类拔萃,并非仅仅是因为智商超群,更重要的是拥有一副强健的体魄。倘若林邺当初能像如今这般,每天凌晨两点入睡,清晨六点便起身工作,想必他与萌萌定能成为校友。而林邺之所以如此拼搏努力,其实是因为炎国人自古以来就秉持着一个共同的信念: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

林邺现在不公开技术造福人类的目的是,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自保,放任技术使用只会害了底层的人民。他想建立一座伊甸,让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虽然大部分人都不想工作,但这只是因为人一出生就有目标,为了生存,为了活着。如果没有这些因素影响,就比如福利社会国家,社会会变成一个不再为人口过剩而发愁,不再为劳动力短缺而物价飞涨,不再为资源分配不均而爆发冲突。人们之间互相没有利益关系。好吧林邺这是在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