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理性壁垒的灼痕

数据深渊的归来,让苏晚的意识如同被重新锻造过的精钢,虽然疲惫,却透出一种内敛的锋芒。

她对精神力的掌控迈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甚至能模糊地感知到基地能量流动的某些宏观脉络。

低语之刃与她几乎融为一体,心念微动,刀锋便能回应,那暗红色的流光不再邪异,更像是她意志的延伸,沉静而危险。

这种蜕变,自然逃不过谢辞的观测。苏晚的训练数据每日都在刷新纪录,每一项指标都指向一个正在急速成长的、前所未有的强大个体。

控制室的光幕上,代表苏晚的曲线总是最活跃、最引人注目的那一条。

谢辞花费在分析她数据上的时间,不知不觉间已经超过了其他所有实验体的总和。

他开始给她安排一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是团队协作,也不是生存试炼,而是一些极其偏门、甚至带有某种“艺术性”要求的挑战。

例如,要求她用意念引导能量,在绝对黑暗中复刻出某幅失传的古画神韵;或者,让她在模拟的超重力星球核心,维持一株虚拟能量植物的生命波动,使其绽放出指定频率的光芒。

这些任务匪夷所思,消耗巨大,且与直接战斗力提升关系不大。但苏晚总能以一种令人惊叹的方式完成。

她似乎天生就具备一种将冰冷能量与抽象意念结合的天赋,在谢辞设定的苛刻框架内,一次次绽放出超越数据预测的创造性火花。

谢辞沉默地观测着。每一次苏晚成功时,控制室内恒定的能量背景波动,都会产生一丝几乎无法被仪器捕捉的涟漪。

他的思维核心会短暂地陷入一种高速运算后的“静默”状态,仿佛在消化某种超出计算范式的信息。

理性告诉他,这仅仅是实验体优异性能的体现,是宝贵的数据收获。

但一种陌生的、难以归类的“满足感”,却如同幽灵般,在他绝对逻辑的壁垒上,一次次留下微不可察的灼痕。

他开始不满足于仅仅通过数据观察。他会将苏晚训练时的全息影像调出,以慢速反复播放,分析她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变化,肌肉的颤动,甚至眼神焦距的转换。

他试图从中解码,除了卓越的执行力,这个个体内部还蕴藏着怎样的驱动力量。

这种过于专注的凝视,甚至影响到了基地的其他事务。一次关于某个外围区域能量塔稳定性的重要报告,破天荒地被他延迟了整整三个标准时处理,只因为当时他正在分析苏晚尝试用精神力“聆听”能量流动时,那微微蹙起的眉头和随即展开的恍然神情。

这天,一项新的极限训练被加载到苏晚的日程中:【星核共振】。

模拟环境被设定为一颗濒临毁灭的恒星内部,极度的高温、高压和狂暴的能量流无时无刻不在试图撕碎闯入者。

苏晚的任务,不是生存,而是找到这颗模拟恒星内部一个极其不稳定的能量节点,并用自己的精神力与之达成短暂的“共振”,模拟出恒星稳定期的能量波动谱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