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本世界,核心控制区深处。
与现实中苏晚所处的阳光明媚的午后截然不同,这里的光线永远维持在一种恒定的、幽暗的冷色调中。
巨大的能量管道如同金属巨兽的血管,沿着墙壁攀爬延伸,发出低沉的嗡鸣。
空气里弥漫着臭氧和冷冽金属的味道,寂静得能听到自己能量流动的细微声响。
谢辞站在一座前所未有庞大的立体投影前。投影中不再是基地的结构图或能量流示踪,而是无数繁复到令人眼花缭乱的多维公式、能量矩阵模型以及关于现实世界物理常数、维度壁垒理论的浩瀚数据流。
这些知识碎片,有些来自副本世界古老遗迹的挖掘,有些是他自身对规则的理解,还有些……是之前为了“培育”苏晚而收集的、关于现实世界的信息,此刻被重新调取、分析和整合。
他那双暗红色的瞳孔以非人的速度扫过瀑布般刷新的数据,指尖偶尔在空中轻点,调整着某个参数的权重,或是将两个看似无关的理论模型进行碰撞、验证。
他的面容依旧冷峻,看不出丝毫情绪,但周身散发出的专注和一种近乎偏执的探究欲,让整个空间的压力都增大了几分。
从现实世界返回已经有一段时间。那短暂的一瞥,如同在干涸的心田滴入了一滴毒药与甘露的混合体。
确认苏晚安好,让他某种焦灼的牵挂得以稍缓;但看到她眉宇间并未散去的阴霾,以及她对自己存在那微妙却真实的感应,则像一根无形的丝线,牢牢系住了他的心脏,并不断收紧。
他无法容忍自己只能像一个幽灵般,短暂地、消耗巨大地窥视她的世界。那种隔着维度、无法触碰、甚至连存在都无法被明确感知的状态,比纯粹的分离更令人难以忍受。
他需要一种方法,一种能够让他较长时间、甚至……可能更自由地停留在现实世界,而不会被那个世界的规则剧烈排斥乃至碾碎的方法。
这无疑是一个逆天而行的课题。副本生物前往现实世界,本质上是对现实规则体系的入侵和污染,必然招致强烈的排斥反应。强度越高的存在,排斥力越大。像他这样的存在,想要长时间停留,几乎等同于要欺骗或对抗整个现实宇宙的基础法则。
但谢辞的字典里,从来没有“不可能”三个字。只要存在理论上的缝隙,他就有将其撬开的决心和能力。他将这视为当前最重要的战略目标,优先级甚至超过了进一步巩固副本内部的统治。基地事务已全权交由幽影处理,除非遇到重大危机,否则不会打扰他。
他的研究集中在几个方向:一是寻找现实世界规则中的“漏洞”或“薄弱点”,比如特定能量频率的共振是否能在短时间内削弱排斥力;二是研究如何最大限度地伪装自身的存在属性,试图将自身的能量签名“模拟”成更接近现实世界的形态;三是探索是否能在两个世界之间建立一个微型的、临时的“缓冲区”或“锚点”,作为他降临现实的支撑。
无数次的推演,无数次的模拟实验。立体投影中,能量模型构建又崩溃,公式推导出结果又因一个微小的变量而被推翻。失败是常态,进展微乎其微。现实世界的规则严谨而强大,远非副本内相对可控的环境可比。
一次模拟中,他尝试用一种高度压缩的暗能量形态冲击维度壁垒,试图在排斥力达到峰值前强行打开一个稳定的通道。
结果,模拟系统瞬间过载,投影炸开一团刺目的能量乱流,整个控制室的灯光都为之闪烁了一下。
反噬的能量波动让谢辞周身的屏障微微荡漾,但他连眉头都未曾皱一下,只是冷静地记录下失败的数据,清空投影,然后毫不犹豫地开始下一次尝试。
枯燥,艰难,希望渺茫。但每当他脑海中浮现出苏晚站在窗边、带着迷茫和期待望向夜色深处的身影时,所有的阻碍似乎都变成了必须踏平的砾石。那双眼睛,比任何能量核心都更能驱动他近乎永恒的耐心和毅力。